地藏经读诵网

山西古代建筑精华之 八宝龙门

发布时间:2019-11-15 09:32:42作者:地藏经读诵网
●寺院传说与李世民有关

\

●西配殿的样式弥足珍贵●寺庙周边还有八大景观
  在平顺县城东北65公里处石城镇源头村西北的龙门山上,有一座因山而得名的寺院。龙门寺原名法华寺,创建于北朝时期北齐天保元年(公元550年)。宋太平兴国年间赐额龙门寺。  龙门寺寺史久远,规模宏大,是集五代、宋、金、元、明、清六朝建筑,在中国现存庙宇建筑中极为罕见,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立体博物馆”,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月21日,记者探访了这座被誉为“八宝龙门”的千年古刹。  两棵白皮松与建寺的传说  大寒刚过,浊漳河畔早已结了一层厚厚的冰。21日上午,记者驱车在平顺县文物旅游局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沿着漳水蜿蜒向东,从石城镇往东折向西北,顺着路段便来到了浊漳河流经山西与河南省交界的地方——源头村。  源头村北的浊漳河北岸有一条幽深的山谷,谷内双峰夹峙,悬崖绝壁高达百余米。记者抬眼便看到镶嵌在山体上的“龙门古刹”四个大字,但也只看见这几个字,却未见寺在何处。从山谷口沿山间小道曲行数里,峰回路转之际,便有青石杂砌的香道,香道迂回曲折,或为石砌墙体,或为顺势开凿的山路。拾级而上,穿行其中,多见蓝天、翠柏,两边景物若隐若现,颇具出世况味。  从香道台阶北望,仰视隐约可见龙门寺山门、山门廊屋及参天古柏,烘托出浓郁的寺院氛围,形成“二十里松行欲尽,青山捧出梵王宫”的意境。眼前的龙门寺院位于半山腰的缓坡上,南北走向,顺地势而上,前低后高,颇具气势。  记者沿路过了一座小桥,沿着自然而朴素的石阶往上再走数百米,就到了龙门寺的第一道山门前。山门的右侧有两棵白皮松青郁而立,长在山寺必经的路旁。它们高约15米,粗有1.5米。树皮斑驳,树冠如荫。树下仰望,云树相连,寒冬时节,雪压霜结,通体一白,与山相对,傲然挺立。  提及这两棵白皮松,迎面上前的龙门寺文管员桑良忠向记者讲起了关于建寺由来的两个传说。传说之一,北齐天保年间(550-559)齐魏争战,“南阳新野内史陆机兄法聪出尘纳戒”,他从五台山云游至龙门山,于白皮松之下修炼左拇指,禅诵《法华经》不计其数,指忽重生,嘉名声动朝野,文宣帝随传敕修寺,并赐额曰:法华寺。  传说之二,在唐朝的时候,李世民率兵讨叛至此,看见山中烟雾腾腾,怀疑贼寇可能藏匿于山中。他带兵追到山前,只见一老僧坐于白皮松上,便问老僧:“不在地下,为何坐在树上?”老僧回曰:“地下没我一寸土地,我怎么敢在地下?若万岁肯赐我一股之地,我方敢离树下地”。李世民答应了给他土地,话毕老僧便不见了,李世民悟道这是一个圣主,遂命尉迟敬德督工建庙宇僧舍。  这两个传说一个在树下,一个在树上,都和这白皮松树有关。关于确切的建寺由来和起源,据史料记载,南北朝北齐天保年间法聪和尚,经五台山云游至此,顿觉此地清静幽雅,灵气飘逸,遂禀呈圣上,传旨建寺,初名“法华寺”。后唐时有50余间殿宇,宋时增至百余间。宋太祖赵匡胤敕赐寺额为“龙门山惠日院”,因龙门山形如龙首,于北宋乾德年间更名为“龙门寺”,寺内僧侣已增至300多人。到了元代,寺院方圆七里山上山下地庙皆属本寺,无俗家地宅。元末战争期间,多数建筑被毁,明清两代予以重葺和增建。“元末时铁马金戈的硝烟让龙门寺凝成人去庙空的苍凉,明清时虽小有兴盛,但终也挽不回昔日的繁华。”桑良忠感叹道。  宋代大殿等级最高  听着桑良忠讲述的传说,记者走进松柏掩映的龙门寺内。  寺院坐北向南,总体布局共分三条轴线,即中、东、西线。每条轴线上又分前后数进院落,各依山势,阶梯散布。桑良忠介绍说,寺院中轴线古建筑群是建造年代较早者,历史文化价值最大。可分三进院落,由南向北依次有天王殿、大雄宝殿、燃灯佛殿。东西两侧配以碑亭、廊庑、观音殿、地藏殿及厢房僧舍等建筑。西线可分为五组院落,后三院均为四合院形式,多为清代的僧舍和库房等建筑。东线分为三进院落,主要建筑有圣僧堂、水陆殿、神堂、僧舍等附属建筑,多为明末清初所建。  记者沿中轴线踏进山门,只见山门前几座石碑,两边有两扇石墙,清乾隆年间镶龙石雕很是精美。山门平面形制为三开间,四架椽屋,单檐悬山式屋顶,柱头卷刹明显,柱头上斗栱五铺作,前檐双下昂,重拱计心造,后檐单抄单昂,四椽栿伸至檐外制成蚂蚱形耍头。补间铺作仅当心间一朵,华栱两侧已施斜栱。殿内设中柱一列,四椽栿两端于中柱上对接,门窗设在前檐柱上,构造灵活,外形秀美和谐,各部构件比例适度,梁枋断面不尽一致。桑良忠介绍说,龙门寺山门早已不存,今天以天王殿作山门,虽经后人补修,但柱额、梁架、斗栱、槫枋等,仍为金代遗构。  过了山门,中轴线上映入眼帘的就是龙门寺内主殿大雄宝殿,大殿建在1.52米高的台基上。殿前竖五代后汉隐帝乾祐三年(公元950年)石经幢一座,上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殿之台阶上有石碑四座,大多属于明清时的石碑,证明龙门寺北齐年间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皆有不同程度的修缮。桑良忠说,大雄宝殿建于北宋绍圣五年(公元1098年),是寺内等级最高的一座单体建筑。大殿面宽、进深各三间,六架椽,平面为正方形,单椽九脊殿式屋顶,台基较高,殿前无月台,前后檐当心间置隔扇门,前檐两次间设窗,殿内明间前后穿通。柱头卷刹明显,设阑额和普拍枋联贯,枋上施柱头铺作,无补间铺作,疏朗古朴。斗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昂为批竹昂,耍头也砍为下昂形;转角铺作,除正侧两面栱昂外,于45度角上加斜栱、斜昂一缝,上置由昂两重,后尾均压在大角梁之下,严谨有力。梁架四椽栿对乳栿用三柱,栱枋用材已完全规格化。殿内施后槽当心二金柱,颇显宽敞。前檐小八角石柱上刻有题记,为该殿建造年代之佐证。殿顶琉璃吻脊兽皆为黄绿色,为明成化年间烧造,形制古朴,色泽浑厚。桑良忠介绍说,整个殿宇虽经明、清时期装饰翻修,但从其开间比例到构件的细部做法,均保留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大殿虽内部主体构架有所改动,然不论外观外形、内部梁架等,仍坚持着清楚的宋代修建特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出大雄宝殿,紧接着便是中轴线上第三座殿燃灯佛殿,其坐南向北、三开间、悬山顶。柱头上斗栱仅设置于前檐,五铺作双下昂,耍头乃乳栿伸出檐外制成。梁架为三椽栿对前乳栿用三柱,结构简练,配置合理。主梁与支柱还有斗拱,都是把材料稍加削砍便使用,很朴拙原始却不减美观。梁架构件多为园木稍作加工后即使用,断面极不规则,用材随意,不拘一格,结构形制不受宋、金之制约,为元代遗作。  悬山式建筑堪称“中华之最”  随后,文管员桑良忠指着西边的配殿对记者说,龙门寺内最古、价值最大的历史修建要数西配殿了。虽然它是山门、大雄宝殿中轴线西侧的一座小殿,但极具历史价值。  记者看到西配殿规模不大,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平面为长方形,单檐悬山顶。屋顶平缓,结构简朴,唐代建筑风格显著;前檐明间设板门,次间为直棂窗。柱头上卷刹和缓,设栏额左右联贯,无普拍枋,栏额不出头,栌斗与柱头直接相触,简洁古雅。殿内无柱,四椽栿直通前后檐外,

\

托角与梁头处以锯齿形榫卯相触。平梁上置大叉手负重,中心线增驼峰、侏儒柱支撑,结构明快简洁。  桑良忠介绍说,后唐同光三年,虽进入五代已十八年,但主持营建者及匠师仍为唐人,建殿规格与工匠手法必然遵循唐代规制。脊部平梁上大叉手间增驼峰及侏儒柱,乃五代新构,开平梁上置驼峰、侏儒柱之先河。殿宇虽然不大,建年确切,形制稀有,它是我国现存唐至五代时期木构建筑悬山式殿宇唯一实例,堪称“中华之最”。“民国初年,平顺县在龙门寺兴办平顺第二高小,主教室在大雄宝殿,僧房成了先生们的宿舍。抗战时,学校曾一度搬迁,直至1949年5月才迁回,其时破坏较重,不少房屋已摇摇欲坠。新中国成立后的1960年代,学校迁出。”桑良忠说道。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整个寺院各殿的塑像、壁画、典籍和供器等附属文物大多已经损毁流散,尚有3尊后唐时期的石佛身、佛座和元明时期残存的壁画。内还保存有宋代石碑、宋建墓塔、宋雕观音菩萨坐像、宋雕观音石座、五代石经幢及明、清碑刻二十通以及壁画多处,桑良忠介绍说,这些珍贵的附属文物已成为研究该寺创建、增建等历史沿革及规模、建制、寺院经济、佛教文化等方面的有力佐证。  寺院周围有八大景观:龙口吐水、石谷龙门、金灯流油、幡杆圣脑、五檀闹槐、透灵石碑、菩萨迎宾、峭壁石佛,其风景秀丽、形态各异,素有“龙门八宝”之称。龙门寺西侧不远有埋葬历代住持与当家和尚的墓地。佛家墓地多为小型石塔、砖塔组成塔林。从墓塔数量可了解龙门寺院的历史沿革与兴衰。  龙门寺在空间构成上,规模虽然不大,但修建规划完整。寺内保管着五代以来的历代修建遗产,组成了名副其实的木构古建博物馆,不同时期的修建反映了各个时期的结构和工艺,表现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建造技术水平。寺院规划又具局部宋代特征,加之寺内数量众多的历代碑刻,大雄宝殿残存的壁画、佛像、经幢等,成为车载斗量的历史文明遗产宝库,也可以说是一部历史的教科书。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地藏经全文

  • 地藏经注音

  • 地藏经讲解

版权所有:地藏经读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