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没有心这回事,也就没有佛心可言。在祛除妄念之后所体现的自性也是虚妄的,因此修行时想以佛心来取代妄心,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第7页)
◆当色消失时,也没有空可言。当妄心消失时,真心也消失;当妄心不动时,真心也就不存在。因为期望开悟,所以我们用功,但修行时心中不该存有那种念头。即使我们开悟了,也不该认为得到了任何东西。(第8页)
◆在修行之前,人们不知道自己的妄心,认为自己体验到的每一件事都是真的。开始修行以后,他们得知心是虚妄的。当最后体验到开悟时,也许认为他们以真心取代了妄心。但《心铭》否定了这种观念:如果心性不生,那么妄心和真心都不存在。临济禅师说,求佛之心是轮回之心。你们来这里修行,那就够了,除此之外不要寻求任何东西。(第8页)
◆有个故事说,有位老禅师快去世了。因为他的功德很大,所有的天界都打开门欢迎他。他本来可以遇到佛菩萨的,但他知道如果自己去天堂,那只不过是自我去到那里。因此,他决定不去什么地方,也不离开什么地方。就在这个时候,有个来自地狱的鬼出现,并且说:“阎罗王有令,要我把你带走。”老和尚说:“我并不在这里,如果你要的话,尽管把我带走。”(第12页)
◆真正的解脱不是来自想要得到解脱;在真正的解脱中,不渴求任何东西,不舍弃任何东西,不去任何地方,也不逃避任何地方。那意味着不为环境所动,没有爱憎。(第12页)
◆即使你的心暂时停止了——不管停止在什么东西上——却依然有障碍,而你已经失去了方向。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了解任何法。停在某件东西上的心,不管那件东西是在内还是在外,都不是不动的心,因为它执着于那件东西。心总是会执着于外在的事物或自我。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都预设了自我的存在。而只要自我存在,就不能了解法。(第18页)
◆若心停留在任何东西上,就不会开悟。然而,修行人,尤其是初学者,需要抓住某件东西来集中他们的心。那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有个方法:有个东西能让心执着,把心集中于一点。这依然是执着,却是初阶修行中必要的。(第18页)
◆心停止分别时,佛性就现前。即使这么说依然会误导,因为佛性似乎与凡心不同,好像是隐蔽的,直到妄心离开为止。其实,妄心已是佛性。因此,谈论妄心的本质是没有意义的,它没有开始,因为它就是佛性本身。如果妄心有开始的话,那么佛性必须也有开始。(第20页)
◆除了透过与众生的互动之外,任何东西都没有内在的价值。因此,如果以画为例,它唯一能有的互动就是人们能看它,而且把它当成一幅画。如果没有人看它,那幅画就不存在。(第23页)
◆曲线代表烦恼,直线代表佛性。如果把曲线拉紧,它就变直了。……烦恼的心就是在动的心,而我把它比喻成曲线。如果没有烦恼,就无心。但要使那个比喻更精确完美的话,应该说无心时,线就消失了。(第23页)
◆一心和无心不同。首先,一心分为许多层次,即使在最高层次,依然有自我存在。如果我们要用线的比喻,则一心看起来就像直线,但更仔细分析时,就会发现,里面存在着很细微的波动。一心依然有烦恼和执着。(第23页)
◆开悟之后,时空依然存在,却不执着于它们;能帮助众生,却没有在帮助众生的念头。因此,不执着于时空是一种大成就,只有无执,才能真正帮助他们。(第27页)
◆禅不依赖语言,因此,如果只是用理智来了解佛法,那就根本不了解它。……开悟不只是从理智的知识而来,就开悟而言,自认知道其实就是无知。研究佛经的人也许认为自己知道佛法,但那就像透过望眼镜来看世界,所看到的有限,所了解的也只是片面的。(第29页)
◆不知道,才能开始知道。一张白纸可以用在任何方面,但如果上面已经涂涂抹抹,就没有多大用处。我们要像白纸一样,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把自己和前念隔开,而停留在当下这一念。(第32页)
◆静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外在的:远离分心的环境。……第二个静的层次,就是来自外在环境的噪音变得无关紧要。……第三个静的层次就是心似乎不动,一切都静止。……不要执着于任何层次。在第二个层次的静,可能会看到佛菩萨或净土的境界。如果太强烈执着于这些,可能会陷入心的魔境。执着于第三个层次的静,就是在“黑山鬼窟里打坐”,即使觉得像是解脱,其实是在斩断体验智慧的机会,有些人甚至认为自己进入了涅盘。这就像吃美食一样上瘾了。……这会变成严重的障碍。使用话头、公案或默照(日本禅宗所谓的“只管打坐”)这类方法,能让人避免执着于第二或第三个层次的静。如果已经达到了第三个层次的静,用功于话头或公案应该会升起疑情,而疑情会变成大疑团,最后当疑团消解时,就能看到自己的本性。(第35页)
◆在释迦牟尼佛的时代,有一位善妒的弟子名叫提婆达多,他在过去生时发誓,在无数的来生要为佛陀制造障碍,但这么做却适得其反,反而帮助了释迦牟尼成佛。提婆达多的业果使他堕入了地狱,但他并没有受苦。事实上,传说他快乐地坐在地狱里,而且天人都没有他那样快乐。提婆达多不怕受苦,其实他是在修行菩萨道。《法华经》说,提婆达多终将成佛。(第40-41页)
◆如果前念消失,下一念还没生起,那正是无念或无心。如果无念,也就无烦恼、无悟、无佛。当烦恼或寻求开悟时,就会产生念头。当没有念头时,也就无心,而那就是开悟。(第52页)
◆过去已经过去了,未来还没到,两者都不存在。唯一存在的就是现在,但又无法指出它。如果我们把当下限制在最小的时间范围,它就会消失无形。从这种不存在的当下的观念来说,只有过去和未来存在。因此我们说,现在既存在于过去与未来,也不真正存在。(第53页)
◆我们把散乱心收摄成集中心,把它变为一心,最后从一心进入无心。一旦达到了无心,佛心就现前,就没有修行可言。(第55页)
◆如果我们记得并执着于好的经验,就会攀缘于烦恼心。这种期盼会制造更多的问题。因此,不管已往的好经验是多么的愉快、深刻或有用,最好还是放下。执着并想要重复这些经验,就会落入老套。这是成功修行的大碍。……我并不是说应该避免好的经验,那也会成为障碍,因此,不该有意地渴望或避免任何打坐经验。(第55-56页)
◆大部分的开悟都随着时间而消退。对大多数人来说,它就像是一闪而过的认知,来了又去,在那以后必须精进以期开悟。另一方面,真正的大悟是很罕见的,不会消退,最好的例子就是佛陀本人的彻悟。(第73页)
◆“只有透过打坐才能达到深的定境”,这种说法并不正确。在拜佛、甚至经行时都能入定。(第78页)
◆我们也不该集中于修定,目标应该只是收心,使它统一,然后超越统一心,而体验到无心。这并不是说禅定不好,因为禅定至少能暂时减轻我们的烦恼,澄清我们的心。然而对一些人来说,禅定的喜乐会变成执着和陷井。(第87页)
◆本心并不抓住任何东西,所以不受外境束缚,这就是无住之心。当你修行时,自问:“我的心是否住于某处?”如果是,那就是烦恼心。不要失望,这是我们必须开始的起点:试着把散乱心收起来,使它单纯、集中。要达到无住,必须先把心住于一处。(第89页)
◆化身可以两种形式出现。一种化身是透过出生来到世间,就像释迦牟尼佛那样。另一种化身可以佛的形式出现,但也会以任何形式出现。所以,任何帮助你修行和生活的,都该视为佛的化身。……身为修行人,我们应该把一切众生都当成是无数佛的化身,那可以是朋友、陌生人、敌人,也可以是蜘蛛、苍蝇、老鼠,每个人、每样东西都是佛的化身。(第98页)
◆真心就是无心,如果无心的话,又如何修行?你所做的每一件事,包括打坐,都是在假心之下,但如果不用这个假心来修行,就永远无法得到真心。修行的过程就是从散乱心到集中心,再到统一心,然后从一心到无心。前三个阶段——散乱心、集中心、统一心,都是虚妄的,但很少有人能不经过这三个阶段直接到达无心。(第101页)
◆人们经常认为自己已经开悟了,其实体验到的只是统一心罢了。他们也许把那个经验描述为喜悦的、自由的,但依然存在着分别。(第102页)
◆《心铭》这里所说的“一心”可能引起误会,因为它指的不是统一心,而是无心——诸佛体验到的相同的真心。区别凡夫的一心(统一心)和诸佛的一心(无心/真心),是很重要的。(第103页)
◆开悟的禅宗祖师依然尊敬佛像和佛经,同时他们也知道并了解佛像不是佛,佛经其实不是佛法。(第114页)
◆只有在成佛之后,修行才算完成。(第118页)
◆念头止息时,灭掉的是凡常的、污染的心。纯粹的、清净的心是灭不了的,因为它不倚赖念头,不是虚妄的。(第129页)
◆在佛教中,念头原本就是混杂的,不混杂的念头就不是念头,而是智慧——纯粹、清净心的运作。(第130页)
◆念头是意识、分别心的作用,可以是散乱或集中的。达到集中心已是很好了,而且是迈向一心和无心的先决条件。但如果达到一心的层次,并不是就没有分别。就一般标准来说,一心的层次似乎没有分别,但一心依然有它的限制和界线。因为要一心的话,心必须和某件东西结合。进一步说,要观察心和某种东西结合,就表明依然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分别。因此,一心不可能是究竟的境界。(第130页)
◆佛法说,永恒不变的东西不能创造其他东西,也不能被其他东西所创造。如果一件东西有能力创造出另一件东西,那么它本身一定也是被创造出来的。因此,一心并不是绝对的,不能单独存在,而是存在于某个框架中。(第131页)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里的“心”指的是分别心,而“法界性”指的是无限的法或现象,每个法或现象各有特征和界线。所有的现象都是由分别心制造出来的,分别心产生念头和观念,而这些导致更多的念头、文字和行动。这些念头、文字和行动变成善的、恶的、不善不恶的后果之原因,而我们必须处理并接受这些后果。这就是业——它创造出不断改变的环境,我们就在这个环境中行动,而在行动中又创造出更多的业。因此,这种循环从一刻到下一刻,从一生到下一生,形成轮回。(第131页)
◆不要担心你会变成没有思想、感情的白痴,禅七不是制造疯子的工厂。从分别心产生的是混乱的念头和虚妄的情绪,从无心的状态产生的则是真正的智慧。释迦牟尼佛彻悟之后,依然认得自己的家人和弟子,觉知周围的一切。否则我们怎么会称他为智者,人们又何必听从他呢?(第132页)
◆对真空或究竟的空来说,一切都存在,却不执着于它们。《心经》说,构成自我的五蕴——色、受、想、行、识——是空的,那并不意味着它们是幽灵或幻影,真正不存在的是我们所谓的“自我”。五蕴存在,但没有持久的、个别的、独立的自性。直接了解到这一点——也就是说,透过开悟所得到的了解——就是体验真空。(第133页)
◆真空是什么:答案是:在真空里,现象存在,但心不执著于任何东西。换句话说,没有“自我”的观念。(第135页)
◆不要把“空”想成是需要体验的外在事物。……心里没有执着、没有障碍时,自然就会有清楚的了悟。那时就能了解自性。这种情况发生时,有没有什么东西被观察或看到呢?这种澄明不能比喻成日光或任何光。有阳光时,就看得到;阳光穿不透时,东西就在暗处。这里所指的那种澄明没有障碍,那不是肉眼所看到的澄明,而是心的澄明,纯粹觉知的心。(第136页)
◆“灭尽生死,冥心入理”,这里所说的“生死”,有两个意思,以第二个意思更为重要。第一个意思就是肉体的生死。“生死”的第二个意思指的是心的生死,也就是,前念消失时,新的念头生起,念头分分秒秒生灭不已。(第138页)
◆禅宗史上,人们一直在参话头,书上也记载了师徒之间的对话。我们可以读到弟子给的那些答案,文字或行动都有。多少世纪来,人们读这些书,希望能洞彻方法。很多人给了同样的或其他聪明的响应,但那只是虚掷时间,回避修行。真相是:“没有正确的答案”,真正用功于方法,到达没有任何念头的状态时,就能看到自己的佛性,那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现在我有个问题:有没有个心看到佛性,还是无心看到佛性?如果能正确回答这个问题,就看到自性了。(第139页)
◆不能说在禅定中自我、过去与未来消失。在一心的状态中,主体、客体依然存在,只不过主体已经扩大到包括其他一切。在禅定中,不知道外境;但在无心的状态中,清楚觉知外境——现象依然存在,但自我执着已经消失。透过打坐,我们要达到心不生起。无心时,就无我。如果那种状况无限延长,我们就说此人已得到解脱。(第142页)
◆你愿意死吗?如果你说愿意,那么修行就不成问题,开悟就在眼前。但说来容易,只思考而不行动,就只是空口说白话。我再问一遍:你们愿不愿意为了开悟而去死,因为那就是代价。(第143页)
◆“一切不忆”鼓励修行人在打坐时要把心空掉。如果还有任何东西,就表示尚未放下诸缘。要达到这个层次并不容易,但有可能,不管用的方法是数息、话头、默照或念佛。(第172页)
◆念佛是静心的五种法门之一,达到某个阶段时,诵念会消失,唯一存在的就是清楚的觉知,当然,这只有在没有妄念时才会发生。(第173页)
◆如果达到一念不生、诸缘止息的层次,那么重复话头会很枯燥无味,甚至没有意义的。因此,从明朝末年许多人开始以念佛作为修行的方法。他们觉得如果自己既无法达到无念的层次,也无法生起疑情,还不如念某个有意义的东西,累积功德。也许累积这种善业能让他们转生净土,那里的条件更适合佛教的修行。相反的,如果他们达到诸缘和念头都止息的层次,就处于觉知和平静的完善点,而可以开始练习话头了。那时,能从念佛转换到问“念佛的是谁”,而把那个方法转变为话头。(第173页)
◆重要的是必须了解,达到无念的状态并不是开悟,只是众缘止息的第一个层次,只是初阶。其实,它标示了一个门槛,表示真正的禅修才刚开始。到这个阶段为止,所有的方法只不过是为了收心、静心、集中心。在第二个层次,也就是开悟的层次,与万物的诸缘都被切断,也就是无念,烦恼也就消失。很少有人能绕过第一个层次而直接跳到第二个层次。不是每个人都有慧能大师那样的慧根,听人诵念《金刚经》就开悟。大多数人都需要在第一个层次用功,收心、静心、集中心。对大多数人来说,那就是我们的修行。(第173-174页)
◆真正开悟的人不执著于开悟的经验,因为那已经是过去的事。对已经开悟的人来说,其实并没有开悟这回事。(第177页)
◆据说佛陀大彻大悟时,看到恒河沙数那么多的世界,而且洞悉从无始以来到无尽未来中一切众生的一切事。那并不是说,如果我们体验到无我,就能得到那种全知的见解。体验到无我不一定能使人成佛,我们也许了悟了无我的原则,但我们不像佛陀,并未从无数生的修行中累积功德。(第192-194页,页中有插图)
◆对妄念也是如此,一般人不是一时沉溺其中,就是压抑它们。如果开始追逐每一个出现的念头,或搜寻引发那个念头的意图,心就永远不会澄净。用这种方式检视念头,只会使自己更混淆。(第195页)
◆如果尝试用心使心不动,那不会有效的,因为尝试的动作就是动心了。相反的,如果你“让”心停止不动,那就会发生。每次试着强迫心照你的吩咐去做,只不过是头上安头。用这种方式寻求开悟是走错了路。(第198页)
◆有些使用数息的人急着要进到话头或默照。他们因为某个原因觉得数息是初学者的方法,话头和默照的层次更高。其实,通往无我的路有许多条,数息是其中之一,能使你开悟。……如果真的专注在数息,方法最后会消失,那时你的方法自然会变成默照。(第201页)
◆修行时不要逃避妄念或痛苦,不要追求禅定或开悟;不要去求任何东西,就只停留在方法上。(第203页)
◆小乘教的是:必须先有定,才有慧;但禅教的是:修行的目的不是为了入定,而是为了直接体验智慧。但我还是大力提倡以数息作为修行的方法,因为它是使心集中的良好法门。在禅中,你依然练习数息,让自己更集中,当心摆脱大多数的妄念之后,就比较能用话头来激起“大疑团”。透过认真修行,大疑团到达顶点,消失不见,那时就可能体验到顿悟。因此,在禅中是可能不经过定而体验到慧的。(第208页)
◆所谓“公案”就是有关以往禅师和祖师开悟经验的故事,或禅师与弟子之间的你来我往。“话头”基本上是个单一的句子,比如“我是谁?”修行人就用它来参究一个特定公案的意义。“参”意味不诉诸观念和推理,甚或佛陀的教诲,而试着找到眼前问题的答案。禅师通常会叫参禅的人不要管心里生起的任何事,因为那不会是答案。只要继续以集中、热切的方式问问题,到头来疑情会生起,愈来愈大,直到变成铺天盖地的大疑团。(第209页)
◆除了方法以外,如果能放下一切,包括放下自己,我保证你开悟。(第211页)
◆《心铭》中提到的“本际”,那是实相,没有执着、分别和烦恼。本际的整体包括了一切时间、空间和现象,……真相是:我们无法以心知道本际。体验过它的人,无法描述或指认它。开悟的人并不是舌头打结的白痴,他们知道如何沟通,但也知道不可能描述本际,因为它是无法以心知道的。……我要再说的是:本际也无法用直觉心知道。(第213-214页)
◆我们在礼佛时,不该求佛帮助,如果有那样的念头,就根本无法见佛。(第215页)
◆如果有人宣称自己开悟了,那很明显表示他们没有开悟。因为会是谁在那边宣称开悟?就是执着于那个观念的自我。开悟的人像佛陀一样,依然像众生般行事,进行日常活动,但不执着于自己所做的事,或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他们不需要宣称任何事,慈悲和智慧自然从身上流露。(第231页)
◆“寂静不生,放旷纵横。所作无滞,去住皆平。”前两句诗偈描述开悟的心。如果心只是寂静、不生,那不一定指的是开悟。“放旷纵横”这句真正描述已经解脱的心。当没有执着、烦恼时,心是自由、无限的,不管生起什么,心都寂静、不生。(第232页)
◆有些打坐的人体验到一段时间没有妄念,而认为自己已经发现了禅的智慧,已经开悟了。其实,停留在无念的安详状态,就是停留在虚无的茧中,就像乌龟把头缩到壳里,这既不是成就,也不是智慧。那不仅无用,而且代表的是一种悲观的态度。……这不但不是开悟,甚至连浅定都称不上。常见的现象就是他们与世界脱离,只想坐在蒲团上,以便能坐在寂静的迷雾中。(第233页)
◆禅不提倡为了定而修行。传统的佛法主张必须先体验到定,才能体验到开悟,但禅断言能不经过定就直接体验到开悟。“诸缘忘毕”指的是直接体验到无我,把一切执着抛在脑后,包括对时间和当下的觉知。(第236页)
版权所有:地藏经读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