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守戒:为自己负责
第1节:前言
前言
人生最可怕的事情是什么?
衰老?疾病?死亡?离别?贫穷?失恋?失败……
都不是,其实人生最可怕的事情就是不知道自己在错误地做人。
“做人”是人活着最大的事情。自从来到这个世界,做人就贯穿了我们的一生。做人是我们终身的职业,我们无法请假,无法辞职,无法将属于自己的工作移交给别人。所以,如何将人生过得更好,过得更有意义,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也是我们每个人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
然而,世上最难的事情就是做人。人们常叹:做人不容易,做好人更不容易,做个世间事都能看得通透的好人最不容易。作家铁凝在《闲话做人》文中感叹:“最累的莫过于做人。”男人们感叹做男人不容易,女人们则埋怨说难道做女人就容易了吗。人,不分男女,活着就是不容易。
人是无法逃脱做人苦累的,我们只能尽力活得轻松一些,前提是要正确地做人。佛陀说:“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凡事皆有因果,从一开始就错了的事,注定是要错误地结束。老天不会再给一次重新做人的机会。人生最悲惨的事情,莫过于年老时发现自己的过错。如果年老时不能发现自己的过错,那更是不幸之至。
所以,我们应该及早知道一些做人的真理。
佛是一个老师,告诉我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我们应该怎么去办。佛告诉我们:众生平等,人人是佛。人要不断地修炼,使自己的行为正确,从心中生出智慧,从而除掉迷惑,正确地做人,快乐地生活。
佛家的戒、定、慧三学,蕴涵着大智慧。《楞严经》上说:“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儒学经典《大学》里也说:“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做人要从戒、定、慧修起,福、慧双修,谋求人生圆满的境界。
做人的真理,在于守戒。就是要防非止恶,行为不逾规矩。守戒不是为佛而守,而是为我们自己行为的善恶承担后果,为自己负责。
做人的真理,在于得定。定就是清净心,清净生智慧。得定则不会对境迷乱,不会为境牵引,不会覆障本性。能在一切顺逆境界中修自己的清净心,不为人事环境所干扰、所污染,那你的道业就成功了。
做人的真理,在于开慧。宇宙的精华是生命,生命的精华是人,人的精华是智慧,智慧的精华是佛。佛充满了无边的智慧与无尽的温柔,慈悲地抚慰着每一个人;佛遍慧学,教人破除迷惑以证真理之道,获得圆满的人生。
学佛是对生命负责,学佛的意义在于完善并提升我们的生命质量。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人人都有一颗佛心,人人是佛。世俗之人,敬佛的,不敬佛的,都应该遵守做人准则,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完善个人行为。只有人人会做人,才会利自己,利他人,利社会。
时常与佛陀谈谈心,参禅悟理,明心见性,看透人生,取得心灵的平静。这不也是人生一乐事吗?
上篇 守戒:为自己负责
佛家讲:“防非止恶谓之戒。”佛陀制定戒律,不是为了束缚,而是对我们无明众生一种最好的保护。佛家戒身业口业意业,就是防止行为、语言、思想三方面的过失。守戒不是为佛而守,而是为自己行为的善恶承担后果。
一、行为决定结果
1、痛苦源自错误的追求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人生,最重要的是生命,最希求的是幸福,最不希望得到的是痛苦,必须品尝的也是痛苦。人,为什么会痛苦?为什么会烦恼?
在生命的长河里,痛苦原本不是我们应该去回避的东西,我们要做的是去认识为什么痛苦,为什么有烦恼。有了痛苦就承受着,根本不弄清楚痛苦源于什么,这是多数人的悲哀。
佛陀说:“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这就是答案。我们认为金钱可以代表地位,但金钱带给我们的烦恼也很多。我们认为赌博可以带来快乐,但为了赌博自杀或家庭破碎的事,却时有所闻。谈恋爱卿卿我我,好不浪漫,但是每天打开报纸,情杀的案件一大堆。痛苦大多是人们自酿自斟自饮。
第2节:一、行为决定结果(1)
一个盗窃者,他一生为盗,最后盗了自己的家,还亲自引来了警察。这是一种多么荒唐可笑的事情,但他的确盗成了习惯,这也成了他最大的痛苦。他改变不了自己,不盗他便痛苦万分,盗了才会心安理得,要改变这个恶习居然成为举步维艰之事。他追求了错误的东西已成习惯,所以他一生都痛苦着。
男女之间的爱与恨,许多也源于错误的追求。爱上不该爱的人,喜欢不该喜欢的人,或者,爱上一个根本不爱自己的人,或者被一个不该爱自己的人所爱,真是痛苦!凡此种种的孽爱,都只能带给爱者以阵痛,有的会为此痛彻心扉,痛断肝肠,有的甚至会为此种种偏激或邪恶的爱情放弃道义,最终做出丧尽天良之事,那也无非是因为心灵深处的伤痛吧。爱得越深痛得越深,不正是一些不能终成眷属的有情人痛定思痛后的悔悟吗!爱也错,不爱也错,因为它们本来便是错误的追求!
人的一生,任何时刻都不能失去奋斗目标和前进的方向。没有追求和梦想,是痛苦的;追求错误的东西,也是痛苦的。有的人活了一辈子,不知道自己是为什么活着,为了什么目标而生活。身在迷局中的人,执迷不悟的人,必将为痛苦埋单。
有一位年轻人,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做一名数学研究员或者是当一名翻译家。为了自己的目标,年轻人不顾家境贫困,不顾年龄已经很大,到一所大学做了一名无证的旁听生。他总是偷偷地来班里上课,如果被同学和老师发现了他就拿着书走出去,当老师和同学们不注意时他又拿着书来班里听课。
他半工半读,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过了几年,从一个对数学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变成了能听得懂数学、对数学产生了兴趣的人。不仅如此,通过旁听,他还读完了数学研究员的全部课程并修完了硕士学位。他为了自己的目标整整追求了十七个年头。
为什么会用十七年呢?当初他学数学,学到一半能听得懂,但是在运用方面他还是很困难。他觉得自己的英语水平太差而导致了他的数学不好,于是苦攻了几个月的英语。但是他的数学成绩还是没有提高,因而他又放弃了学习英语,继而他放弃了数学,改学德语和俄语。就这样他东学一点西学一点,他的各个学业的成绩都只是半桶水,没有一门学科比较精通的。他最好的一门课程就是俄语,这一点还能让他自己欣慰一点。
年轻人就这样整整学习了十七年,已不再年轻,但结果却是数学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学历又不具备。为了谋生,他只能靠他的一点点俄语水平当了一名翻译。
由此可见,一个人如果走上了错误的途径,等待他的将是无限的痛苦。再看看那些胸有大志,最后沦落为囚犯的人们,他们在追求名利的同时,也在痛苦着。他们把地位的升高当成毕生的追求,而在漫漫的追求中,他们逐渐丧失了自尊和自爱。他们吹牛拍马,阿谀奉承,有的变卖良心,不惜扭曲人格。
人之初,性本善,谁也不愿意成为灵魂的背叛者,他们在黯然神伤的时候,又是何等痛苦与悔恨,但是木已成舟,身不由己。悬崖勒马的两种后果,其一是回头是岸,但将两手空空,什么也得不到,一生的心血付之东流;其二是可能被后来的追兵一箭毙之,杀人灭口,除之后快。总之他们的痛苦与代价也只不过因自己的贪念和膨胀的私欲罢了。
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在追求错误的东西。既然是错误的东西,为什么不选择放弃?不知道追求的东西是对还是错,这才是最痛苦的。还有一些人,明明知道是错的还要继续下去,明明心里痛得不行了,还是做下去,这种人病得不轻。
你拼命追求的,不一定是正确的。你不去追求的,未必就是错误的。明白你的追求是对是错,非常重要。所以,正确地进行思考是追求成功的重要条件。你用正确的方式来追求自己的幸福,那么,你的幸福可以长长久久。
所以,在人生追求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总结自己、反思自己、比较自己,找到正确的追求方向和追求方式。这样,我们就不会按照错误的方向一直走下去,我们的痛苦就会少一些。
第3节:一、行为决定结果(2)
2、为因果负责任
世间人要对法律负责任,修行人要对因果负责任。
人类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对自由的追求。换句话说,人类的存在与自由,从一开始便是不可分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有时人们追求自由是不惜代价的,然而,自由是有条件的,相对的。追求无限的自由者,一定会妨碍他人的自由,自己也会受到惩罚。
时至今日,人类的本性里虽然仍然追求无限的自由,梦想着可以随心所欲,为所欲为,无拘无束,逍遥自在,但种种约束使得人类力不从心,不得不委曲求全。无限自由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满足了人的欲望,使本能得以释放;另一方面,它往往是利己而损人的。比如有人想杀人,有人要骗人,有人要占有更多的财产,有人要发动战争等等。
怎么办呢?经过约定,人类建立了社会,构建了一整套规则,大的如法律,小的如各种规章制度,还有一些道德规范。这些规则一方面保证人的公认的权利,即有限的自由;一方面限制了人的行为,使之不能对别人构成伤害。人只能在一定的法律环境下存在和发展,否则,就是对众人的敌对,就要受到惩罚。
所以,人应该学会约束自己的行为,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世间人要对法律负责任,修行人要对因果负责任。太危险、太没有法度、太不合道德的事情不要去做,做了就会有灾难。
清代山东人陈义客游北京时,途中遇到壮士鲁胜。陈义见他义气慷慨,说话投机,便结为兄弟。原来鲁胜是个强盗。过不久,盗情事发,鲁胜被关进了监狱。
陈义到狱中探望,鲁胜对他说:“吾不幸犯罪,无人相救。承兄弟平日相爱,有句心腹话,要与兄说。”陈义说:“感蒙不弃,兄有见托,必当尽心。”
鲁胜便说道:“吾有白金千余,藏在某处,兄可去取了,用些手脚营救我出狱。万一不能救出,便只求兄照管我狱中衣食,不使缺乏。他日死后,只要兄葬埋了我,剩下的东西任凭兄取了。只此相托,再无余言。”说罢泪如雨下。
陈义说:“且请宽心,自当尽力相救。”于是告别鲁胜,依着鲁胜所说,到某处取得了千金。陈义见钱眼开便想独吞,于是想了一番说:“若不救他,他若教人问我,无可推托,把他惹怒了,万一攀扯出来,我这钱财得也得不稳。何不结果了他,倒是落得干净。”正是:转一念,狠一念。
于是,他便送给两个狱吏30两银子,说鲁胜是自己的仇人,要他们借机杀了鲁胜。从此陈义白白地得了千金,又无人知他来历,摇摇摆摆,在北京受用了三年,用了七八成之后,便下了潞河,搭船回家。
到了船中,与同船之人正在舱里说闲话。忽然,陈义跌倒了,一会儿爬起来,睁起双眸,大喝道:“我乃北京大盗鲁胜也。陈义天杀,得我千金反害我性命,现在要还我命来!”
同船之人见他声音与先前不同,又说出这些话来,晓得陈义有负心之事,便好言劝慰了一番,并求陈义不要死在船上,免得害同船之人不得干净,要吃没头官司。陈义歇息一下,回家里后,终因作贼心虚,船上犯的那毛病又犯了,并且比先前更严重了,最后自己拿刀把自己杀了。
陈义遭报应的故事虽说有些离奇和极端,但细想一下,也属必然。鲁胜为盗遭捕遭杀,但陈义的报应,却是因为他的行为已偏离道义太远,那种迫使他自戮的力量,既来自于他自身内部,更来自于“天”,即道义力量的强大施压。从古至今,贪婪一直在上演一幕幕悲剧。现在的一些人,一心想挣大钱,发大财,贪得无厌,昧着良心赚取黑心钱,造假酒、卖假药、做假账等。钱是赚到手了,可伤天害理,最后自己也倒霉,甚至于触犯了法律,落得个身陷囹圄的悲惨下场,这不是害人又害己吗!
人生在世,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现实中,欲望不加约束,就会招致危险。一个危险往往导致另一个更大的危险,最后使我们处于灾难性边缘。不负责任的人很容易给自己惹事,结果让别人也处于危险的境地。真正的大智之人善于时刻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遵守一定之规,严格要求自己,以躲避危险。
第4节:一、行为决定结果(3)
这是一个容易让人迷失的世界,在追逐名利的时候,千万别迷失了原本善良的自己。
3、不可将错就错、一错再错
做人行事一是不可将错就错,不肯悔过;二是不可一错再错,积重难返。
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现实中人人都会犯错,人人都会有失误的时候,关键是能不能及时认识到错误,能不能及时改善它。做人行事一是不可将错就错,不肯悔过;二是不可一错再错,积重难返。
从前有一个比丘,因为犯了过错,从僧众中被赶了出来,既伤心又烦恼,哭哭啼啼地往前走,在路上遇到一个鬼。这鬼也是因为犯了法被毗沙门天王赶出来的,鬼问比丘:“你为什么一路走一路哭呢”
比丘回答说:“我违反了做僧人的戒律,让僧人们给赶了出来,所有施主们的布施供养全没了,远近的人都知道了我的坏名声,因此我伤心得直哭。”
鬼对比丘说:“我能叫你的坏名声消除,让你得到许多供养。你可以站在我的左肩上,我背着你在空中行走,人们只看得见你,看不见我。你要是得到供养,我们就平分。”
于是鬼便背着比丘,来到比丘先前被赶出来的那个村庄的上空来回行走。村庄里的人看见这比丘在空中行走,都十分吃惊,以为他得道了。村人们互相说:“这些僧人真没道理,竟将得道的人给赶了出去!”村人们都涌到寺庙里,大声责备寺里的僧人,又马上把这个比丘迎进寺里住下。于是这比丘得到很多供养,他照着原先说好的那样,得到的各种东西,都送给那个鬼一半。
后来有一天,鬼又背着比丘在空中行走,不料正好碰上毗沙门天王手下的属官。鬼一见到天王手下的官,吓坏了,扔下比丘拼命逃跑。比丘掉落下地,摔死了。比丘执迷不悟,错上加错,最终害了自己。
人生在世,知错能改,则为君子之道。有错不思改正,或者口是心非,那只能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知错是拯救自己的第一步。在错误改正之前,你要发现和承认自己的错误。一个人要是尚未认识到自己在做错事,他不会想到纠正错误,那只能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聪明的人总能够做到迷途知返,自我拯救。
中国古代有一则著名的故事,事出《晋书》。在东晋时的江苏宜兴,有一个著名的强横少年名叫周处,由于他凶横无比,人们又恨又怕,将他与当地山上吃人的猛虎与河里凶残的恶蛟相提并论,称为“三害”。周处知道别人对他的评价后,想改善自己的形象,主动去与乡老商量,要杀死猛虎和恶蛟。
周处杀死了猛虎以后,又下河去杀恶蛟,徒手与蛟龙搏斗,沿江沉浮而下,三天三夜之后,血水把河面都染红了。人们以为周处死了,欢呼雀跃,谁知周处此时却杀了蛟龙回到乡里。他满心欢喜,却看到的是人们为他死而庆贺的场面,心里十分难过。
于是他走到当时著名的文人陆机、陆云兄弟家中,倾诉了他的苦闷,说:“我现在十分痛恨以前的所作所为,只是担心自己年事蹉跎,改也来不及了!”
陆云对他说:“古训有言,早晨能认识真理,就是晚上死了,也无所遗憾。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没有早晚的区别。一个人只怕不立志,哪里有发奋做人而一事无成的道理更何况你年华正茂,前途还很远大!”
周处听了以后,回去潜心习武,刻苦读书,各地聘书于是雪片般飞来。周处后来官至御史中丞,成为国家的大将,在抵抗外族入侵的斗争中,以身殉国,成为一名英雄。
“改过宜勇,迁善宜速”,这是古人的经验之谈。正如法师开示:“做人行事一是不可将错就错,不肯悔过;二是不可一错再错,积重难返。”古人云:“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弥天大罪,当不得一个悔字。”民谚更有“浪子回头金不换”的说法。
改过迁善是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而且必须遵守和实行的原则,尤其是对于那些所谓“浪子”,意义更为重大。
第5节:一、行为决定结果(4)
4、无所事事如同犯窃盗罪
白白地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
《论语·阳货》上说:“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这就是“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出处。成语大意是说,整天食量超过身体所需,又不动脑筋,什么事也不干。这种行为是人类所不赞成的。
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没有创造的生活,只能叫活着。幸福的根本意义在于劳动创造,在于参与人生实践中生命力的获得、完善和发挥!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
百丈怀海和尚提倡僧人劳动以自养,他说:“一日不作,一日不安。”劳动与不劳动,心境不一样,感受也会不一样。劳动可以让你体验到幸福快乐,不辛勤努力你会变得枯燥无聊,索然无味。人活一天就要有一天的价值和意义。
宋朝时日本的僧人道元来中国留学,落脚在天童山景德寺参禅修行。寺里有一位驼背的老禅师,是负责膳食炊事的“典座”,已经80多岁了。有一次,他在太阳底下一手撑着拐杖,一手将香菇一颗颗地排在地上晒。寺院里需要食用大量的香菇,必须趁暑天烈日晒干,以便储存备用。
道元看到以后,于心不忍,就上前跟老禅师说:“长老!您年纪这么大了,为什么还要这么辛苦做这种事情呢这种差事可以找其他人替您老人家代劳呀!”
“他并不是我!”老禅师毫不含糊地回答说。
道元禅师说:“话是不错!可是要工作也不必挑这种大太阳天的时候呀!”
“大太阳天不晒香菇,难道要等阴天或雨天再来晒吗”老禅师反问道。
道元一时间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禅法又进了一步。
《法句经·教学品》上说:“若人寿百岁,邪学志不善,不如生一日,精进受正法。”《佛陀的格言》上说:“白白地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劳动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劳动可以让人心安快乐。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布堪纳特别迷恋美式足球,是一位铁杆球迷,他从不错过每年1月间的季后赛。原本一场60分钟的比赛,少不了犯规、换场、中场休息、伤停补时、教练叫停等等,这样要耗费很多时间。
有一天,布堪纳突然感到,花这么长的时间在电视机前看比赛很浪费时间,竟至产生了罪恶感。然而,球赛又不能不看,为了在心理上找到平衡,他决定给自己找点事干。他记得曾经从后院捡了两大桶核桃,于是就把这些核桃搬到客厅里,一边看电视一边敲核桃,这样或许能心安理得一些。
一边看球一边敲核桃,同时布堪纳还在不停地思考:为什么自己长时间坐在电视机前会有罪恶感为什么自己这么一会儿没劳动心里就觉得不塌实
在不断地敲核桃的过程中布堪纳悟出一个道理:劳动不仅对个人有好处,对其他人也有好处,如果一个人饱食终日,无所事事,那么除了他自己的得失之外,别人也享受不到他从事生产带来的“交易价值”。劳动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如果有一天人类停止了劳动,那就意味着人类社会自身的毁灭。
人要吃饭,要养家,要买房,要买车,要供子女读书,还要享受……如果想要吃得好、穿得好,把下一代抚育好,就必须劳动。人世间的事情就是这样,人们必须劳动以换取生活,当然有其他的获得方式,但某些方式的选择不适当会产生恶果。生活对我们任何人都不容易,我们必须劳动,而且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爱自己。
无论你有多么崇高的使命感,多么远大的理想,你都必须劳动,否则在经济上不能独立,其他想法也无法付诸实施。任何人,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必须劳动才能生存。劳动可以满足个人,让人快乐,享受到劳动的成果——安身立命、养家糊口、体验快乐。
富兰克林有句名言:“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能消耗身体。”好逸恶劳、游手好闲、贪图享乐、无所事事乃人之大忌,轻者葬送自己,重者危及子孙。不劳动的人是可耻的,是在浪费生命,不劳动者当戒。
第6节:一、行为决定结果(5)
5、平等待人,恭敬从事
恭敬别人,就是庄严自己。
佛陀怜悯一切众生,以清净心、平等心对待一切众生,即是大慈悲心。故真慈平等即是佛心“真性”,真心现前,就入十方诸佛法界。
修行的人要有平等心、慈悲心、恭敬心,恭敬修善法。与一切境界绝无分别执著,这是心真得到清净平等了,自他分别执著都没有了。所以行愿完全相同,就成佛了。
心是清净的、平等的、没有成见的,才是真正公平。此为凡圣不相同之处。《普贤菩萨行愿品》上说:“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佛教提出的人与人之间的双向互敬关系是“相视当如视佛”,“善修和敬,互相尊重”。
虚云法师说:“在交往中应自尊而不骄傲,尊重别人而不谄媚;批评别人以精诚相待、忠言诱导;受人批评应虚心诚恳,即使对方有所偏颇,也不耿耿于怀。”常言说得好:“若要人尊重你,你先尊重人。”即使是你的敌人也要尊重,因为尊重能唤醒一切恶意。
悟达禅师做云水僧时,有一天途经京师,看到一位西域异僧身患恶疾,无人理睬,于是就为他擦洗敷药,细心地照顾他。病僧痊愈后对悟达禅师说:“将来如果有什么灾难,你可以到西蜀彭州九陇山间两棵松树下面找我!”
多年后,悟达禅师的法缘日盛,唐懿宗非常景仰其德风,特封悟达禅师为国师,并钦赐檀香法座。这时,悟达禅师自觉尊荣,也渐渐起了傲慢之心。一日,悟达禅师膝上忽然长了个人面疮,眉目口齿皆与常人无异。
悟达禅师遍揽群医,都无法医治,束手无策之时,忽然想起昔日西域异僧的话,于是就依约来到九陇山,找到西域异僧并道明来意。西域异僧胸有成竹地指着松旁的溪水说:“不用担心,用这清泉可以除去你的病苦。”
悟达禅师正要掬水洗涤疮口,人面疮竟然开口说道:“慢着!你知道为什么你的膝上会长这个疮吗西汉史书上袁盎杀晁错的事情你知道吧你就是袁盎转世,而我就是当年被你屈斩的晁错。十世以来,轮回流转,我一直在找机会报仇,可是你却十世为僧,清净戒行,一直苦无机会下手。直到最近你集朝野礼敬于一身,起了傲慢之心,有失道行,我才能附在你身上。今日蒙迦诺迦尊者慈悲,以三昧法水洗我累世罪业,今后不再与你冤冤相报。”
悟达禅师听后,不觉汗如雨下,连忙俯身捧起清水洗涤,突然一阵剧痛,昏了过去。当他醒过来的时候,膝上的人面疮已经消失不见,眼前也没有什么西域异僧。
这个故事告诫人们:轻慢他人,骄纵自我,这是人性中深藏难除的劣性,一旦产生这样的心境,那就会产生伤人不利己的心态。如此一来,难得有朋友在你身边,而你伤害了的人却会伺机而动。
《毗尼母经》上说:“卑己敬人。”古语说:“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圣人的伟大,在于他的平等心。与人交往,只有相互平等,才会有真正的彼此尊重。尊敬别人能换来别人的尊敬,互相尊敬能互相受益,主动示善最为珍贵。
我国著名的戏曲大师梅兰芳先生曾向齐白石学画,作为弟子,经常为齐白石磨墨铺纸,而他的画艺也受到齐白石的赏识。后来,梅兰芳入行戏曲,演技高超,名声如日中天,与此同时,曾为其师的齐白石却生活俭朴,衣着平常,经常不被人理睬。但是,梅兰芳并不以自己是戏曲界的名角而轻视齐白石,在公共场合,梅兰芳总是恭敬地同他交谈,常常使得在场的宾客惊讶不已。为此,齐白石特地画了幅《雪中送炭图》赠予梅兰芳,并题诗:“记得前朝享太平,布衣尊贵动公卿。如今沦落长安市,幸有梅郎说姓名。”
梅兰芳与齐白石两位艺术大师的友谊一直维持到终生,为后人所景仰。这里既没有市侩的势利眼,也没有文人“相轻”的陋习,堪称平等待人、平等相处的典范,也只有交往双方处于平等的地位,才可能有真正成功的交往,由此换得真诚的友谊。
第7节:一、行为决定结果(6)
佛说:众生平等。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己。人与人之间本无高低贵贱之分,无论我们担任什么职务,从事何种工作,取得何种成就,都是社会的分工,都不应该以此去傲视别人。谁不是沧海一粟呢能够正视自己的这种渺小的人,会虚怀若谷,谦虚谨慎,从而才有更严格的要求与更高的追求,人生才能达到新的高度。
6、菩萨只保佑自助的人
佛菩萨只保佑那些肯帮助自己的人。
人类自古以来就敬天,遇事常祈求上天保佑。很多人经历的事情多了,就会得到一个结论:“与其求天一直不要下雨,不如让自己常备一把伞。求天求地,不如求自己。”谁也救不了你,除非你自己。自救者天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其实,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主人,乞求别人,等待别人的恩赐,只能让我们养成一种惰性,把命运的方向盘交给别人,别人给什么,我们就只能要什么,别人不给,就得不到什么。自然,人人都会遭受挫折,因此不能把命运的主动权放在别人的手上。事实上,我们有时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解决,而是寻求别人的帮助。
一个马车夫正赶着马车,艰难地行进在泥泞的道路上,马车上装满货物。忽然马车的车轮深深地陷进了烂泥中,马怎么用力也拉不出来。车夫站在那儿,无助地看看四周,时不时喊着“帮忙呀”。后来一个老者走过来对他说:“把你自己的肩膀顶到车轮上,然后再赶马,这样你就会得到神助。”马车夫依照他的方法去做,果然走出了泥泞。
天助自助者,完全依赖别人的恩赐是不可能的,我们解决问题首先想到的应该是自助。人的一生,难免会遇到许多麻烦和困难,但我们首先想到的应该是我应该如何去做才能解决它。那么我们就要敢于试一试,拼一拼,将自身的能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战胜困难,最终解决问题。
有一次,佛印禅师与苏东坡看到一座马头观音的石像,佛印禅师立即合掌礼拜观音。苏东坡疑惑不解,问佛印禅师道:“本来,观音是我们要礼拜、要乞求的对象,为什么他和我们一样,挂着念珠,合掌念佛。我不明白,观音到底在念谁呢”
佛印禅师语重心长地说道:“问你自己吧!”苏东坡答道:“我哪里知道,观音手持念珠念谁”佛印道:“持念珠是念观音菩萨的佛号。”苏东坡不解:“为何要念自己的佛号”佛印开示道:“求人不如求己。”苏东坡终有所悟,合掌礼拜观音。
凡人之所以是凡人,可能就是因为遇事喜欢求人,而观音之所以成为观音,大概就是因为遇事只去求自己!如果我们都拥有遇事求己的那份坚强、自信、主动,也许我们就会成为自己的观音。
曾经读到这样一个禅宗的故事,名为“自伞自度”。这个故事寓意深刻,令人回味。有一个信者在屋檐下躲雨,看见一位禅师正撑伞走过,于是就喊道:“禅师!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程如何”禅师道:“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
信者立刻走出檐下,站在雨中,说道:“现在我也在雨中,该度我了吧!”禅师:“我也在雨中,你也在雨中,我不被雨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你,而是伞度我,你要被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
那个人站在雨中被淋得浑身湿透了,到最后禅师还是没有度他。他说道:“不愿意度我就早说,何必绕这么大的圈子,我看佛法讲求的不是‘普度众生’,而是‘专度自己’!”
禅师听了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心平气和地说道:“想要不淋雨,就要自己找伞。真正悟道的人是不会被外物干扰的。雨天不带伞,一心只想着别人肯定会带伞,肯定会有人帮助自己的,这种想法最是害人。总想着依赖别人,自己不肯努力,到头来必定是什么也不能得到。本性是人生来就有的,只不过有的人还没有找到,平时不去寻找,只想依靠别人,不肯利用自己潜在的资源,只把眼光放在别人身上,这样怎么能够取得成功呢”
第8节:一、行为决定结果(7)
每次读完这个小故事,我的心里总是感慨万分,我佛虽然慈悲,普渡众生,但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度的,太懒的人,根基浅薄、福缘太差的人,想度也度不了啊!这个故事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平时应该靠自己的努力去修得一把伞用以自度,因为没有人会给你送伞。
自伞自度,自性自度,求人不如求己,除了自己之外,还有谁能做你的依靠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依靠自己,挖掘自己,发挥自己,自己成就自己。
7、人只能靠修行自救
人,只能自救。自救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修行,不断地修正自己的想念和行为。
很多人面临苦难困境,总是寄望于佛来拯救自己。哪里知道,诸佛无法像水洗污垢那样用法力洗去众生身心上的恶业,无法用手摘除别人身上的痛苦,也无法把自己证得的智慧、能量移植给别人,只是把万法的终极法性和离苦得乐的道理告诉别人,让众生自己觉悟和自救。
修行是自救的好方法,要不断修正自己的思想、行为。时常观心,对于不正、错误、罪恶、黯淡、虚伪的念头,要批判自己、惩罚自己、警惕自己、告诫自己,使它不再重复。慈悲心是一切善行的根本,慈悲即是修德,护生可以延寿。
萧震是浙江温州府的一名丞官,年轻时有一天他梦见一位得道的智者暗示说,他的寿命只有18岁。后来他的父亲奉派到四川去做总帅,萧震不想去,他的父母却令其随行,他只好勉强去了四川。
到了四川,他父亲设宴款待将士。酒过三巡时,照例要献上一道名菜叫“玉箸羹”。这道菜的做法是先以烈火烧红铁筷子,然后刺入母牛的乳房内,乳汁流出后凝结在铁筷子上,再加上调味品,做成菜肴。
萧震偶然走进厨房,看见许多乳牛被绑着,他觉得很奇怪。询问以后,明白其中情由,大为惊讶。心想:“人们只为满足一时的口腹之欲,竟然让乳牛无故惨遭这样的酷刑。”于是急忙禀告父亲,向他请求到了-面“禁食牌”,当场禁食此羹,并且让父亲下令永远禁止食用这一道菜肴,以免乳牛再遭惨害。
不久,萧震又梦见得道的智者对他说:“你的心地仁慈,做了一件大功德,不但免受夭折之苦,而且可以福寿绵长。”后来,萧震果然活到90多岁,无病安详而终。
佛教对慈悲的诠释是:慈者给众生快乐,使他们幸福;悲者拔众生苦,使他们离苦得乐。佛教将慈悲心分为三层,一是众生缘慈悲,二是法缘慈悲,三是无缘慈悲。众生缘慈悲是一般的同情怜悯之心,法缘慈悲则是断除烦恼的圣人,对众生执著烦恼而流浪于生死起同情心,无缘慈悲是将志愿化为实践行为。
佛说:人,只能自救。自救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修行,不断地修正自己的想念和行为。无论是小乘罗汉道自修自救的方式,还是大乘菩萨道自救救人的修行方式,都是善的修行,一边修行,一边消除业障。慢慢地路越走越宽广,朋友同道也越来越多,其乐融融。
不作修行自救的人,不管你是艳若桃李、家财万贯,还是权倾一时,对命中注定之病灾,都是无法躲避过去的。那个臭名昭著的竟敢以“老佛爷”自称的慈禧太后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面教员。她本是信佛之人,但不改其恶毒凶残,指望边作恶边找佛菩萨作靠山保镖,使被整死的人也不敢来找,妄图修出恶人上天堂的奇迹。这不仅是实无功德,还会起反作用。慈禧死后还以佛经来包棺木,可仍然免不了给人挖墓暴尸。没有修行,假修行,都难以自救。
如果你真的爱自己和家人,希望减少他们的病灾和不顺诸般烦恼的话,就以善心诚意去修持,自救救他才是唯一有效的办法。世界上的修行者越多,好人就越来越多,人间就充满光明美好。
8、不沉缅放逸,不贪恋享受
不沉缅于放逸,不贪恋感官的享受,具有热忱而且常沉思真理的人,可获得大安乐。
佛说:厌苦欣乐是世间人的一个通病。平时只知道享受舒适安乐,却不知享受一分安乐,增长一分贪恋。这一分贪恋,一定会使人在临终时有一个“恋”字。一念恋着娑婆,就不得往生。不但不得往生,还要轮回六道。
第9节:一、行为决定结果(8)
安逸快乐,是每个人都喜欢的,也是每个人必须节制的。《礼记》上说:“快乐不可以过度,欲望不可以放纵。”《国语》上说:“人民劳苦的时候,就会想到善;逸乐的时候,则会想到淫!”目的就是不要使百姓耽于逸乐。孟子也说:“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也是告诫人民不要耽于安乐,尤其是过分的安乐,没有节制。
晋平王患了重病,请遍了全国的名医也没有治愈。后来,他把秦国的名医医和请来。医和并不急于下药,问晋平王:“您喜欢喝酒吗”晋平王说:“喜欢,而且越是烈酒越爱喝。”
医和又问:“大王都是什么时候喝酒啊”晋平王说:“大多是在晚上,有爱妻、娇妾、歌妓、舞女相伴,我可以饮酒不醉,长乐不累。”
医和说:“大王的病因恰恰在这里。音乐有五声,每个声调都有限度;如果失度,就难以成为音乐了。人有五脏,各有功能,也各有限度,平时不可过度,过度则病。”
由此看来,过度的享乐绝不是什么幸福,因为它以损害健康为代价,结果只能是有害无益;过度的娱乐绝不是快乐,因为它以毁坏个人的事业为代价,结果只能是悲剧发生。
这个世界所谓的安逸快乐,最大的也无过于酒色财气。现在的人,嗜酒就不顾身体,好色就不顾有病,贪财就不顾亲人,斗气就不顾性命。当还没有碰到这些境界的时候,也都能够了解这些的道理,也都能够劝化别人;等到自己遇到境界现前的时候,便糊里糊涂地犯了。这就是看得破,忍不过啊!
五代后唐庄宗李存勖继承其父遗愿,艰苦创业,奋发图强,用了十六年时间,逐个击败敌手,于公元923年灭梁称帝。但称帝后,便志得意满,一味贪图安乐。进了首都洛阳后,天天吃喝玩乐,宠信伶人宦官,横征暴敛,搜刮百姓,最后在变乱中被手下伶人所杀。从建国到亡国,仅三年时间。因此,古人曾以“忧劳兴国,逸豫亡身”来告诫后人。
贪图安逸是人的天生本性。在这个世界上很少有完人,大多数人在滚滚红尘之中追名逐利,向往富贵荣华的快乐生活,不用再为生存而苦苦挣扎,从此以后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而事实上,幸福的人总是离开让自己感到安逸的生活环境。幸福有时是离开了安逸生活才会积累出的感觉,从来不求改变的人,自然缺乏丰富的生活经验,也就难感受到幸福。
《格言宝藏论》上说:“智者学时即困苦,贪乐安住不成名,贪图微小逸乐者,彼将不会得大乐。”世人应把贪恋荣华富贵的心用来贪恋于道,不放逸、不懈怠,六根不贪着六尘,一心办道。所谓“粗茶淡饭,处处好”。
不沉缅于放逸,不贪恋感官的享受,具有热忱而且常沉思真理的人,可获得大安乐。
安乐来的时候,千万不可贪恋;苦难来的时候,千万不可怨恨。对于乐事不恋,对于苦事不怨,这样,道业自然天天增长。这是真实修行之处,能够做到的话,一定能得大受用。当你修到了欲望寡、心清净的时候,便可以顶天立地了。
要做一个自强不息的人,就要有紧迫感,哪有时间想要优游自在地过日子呢?安逸产生懒惰,让人失去进取心。如果你觉得每天的时间都不够用,哪有多余的时间去玩乐消遣,如此自然也就不敢放逸了。
9、小恶小善都不能轻视
莫轻视小恶,以为自己不会受报应。莫轻视小善,小水滴不断地落下,最后能灌满整个瓶子。所以聪明的人逐渐积集小善,而使他整个人充满着福德。
很多事情看起来很小,就是因为小,往往被人忽视。生活中有很多因为小事情随便处理,结果酿成大祸,这种事情并不鲜见。
三国时期刘备在临终前嘱咐他的儿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意思是说,不要因为坏事影响小就去做,也不要因为好事影响小就不去做。这句话在今天仍具有指导意义。
美德积之小善,防恶应注意未然。大由小而来,小善小恶包含着大善大恶的因素,大善大恶则是小善小恶发展的必然结果。从事物的性质而言,“小善”、“大善”本质都是善,“小恶”、“大恶”本质都是恶。决不能因小忽视了它的实质。正如古代一小吏“一日偷一钱”的故事所讲,判其有罪,不是因为他偷一钱被捉,而是因为“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是屡次犯罪的结果。
第10节:一、行为决定结果(9)
宋朝崇阳县令张秉崖亲眼看到库吏从仓库里走出来,顺手把一枚铜币装进了衣袋里。后来他细心观察,发现竟然天天如此,于是便把库吏抓了起来。库吏不服,说:“一文钱何足挂齿”
张秉崖气愤地说:“钱虽少,天天贪就成了巨贪,年年贪就是罪大恶极。”最后,张秉崖在库吏的供词上挥笔写道:“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不杀贪吏,百姓难安。”最后,把那名库吏判了死刑。
这个库吏采取监守自盗的手段是十分狡猾的。当然,他再狡猾也没有能够逃避惩罚。《了凡四训》上有句很好的话:“做了好事,福虽未到,但祸已远离;做了坏事,祸虽未到,但福已远离。如来尚不舍穿针之福。”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自觉做到择善而从,拒绝“小恶”,肯做小善。
大德高僧星云大师讲了一个故事,很教人受惠。
抗日战争期间,有一位年轻战士赶赴沙场的途中,救了一位想要跳河自尽的妇人,妇人被救上岸之后,不但没有感谢青年,并且责怪青年害她生不如死。在青年一再的询问之下,妇人才伤心欲绝地道出自尽的原因:原来她的丈夫遭人陷害锒铛入狱,家中留下年迈多病的高堂以及三个嗷嗷待哺的稚子需要侍奉抚养。奈何家徒四壁,贫无立锥,只好将仅有的衣物典当得一块银元,以治疗母亲的陈年病疾。哪知屋漏偏逢连夜雨,奸诈的商人却以假的银元欺骗她,在生路断绝之下,只好一死以求了断。
青年听了之后,油然升起侧隐之心,就对妇人说:“您的遭遇太值得同情了,我这里有一块银元,请您拿回去安顿家人,为了免得再危害他人,请您把假的银元给我吧!”
青年拿了假银元,不经意地随手往身上口袋一放,就出征去了。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枪林弹雨之下,一颗子弹朝青年的胸膛射来,正巧打在放着假银元的部位,假银元凹陷了下去,却救了青年一命,青年于是拍手赞叹说:“太值得了!这一块银元真是千金难换啊!”
青年由于一念之善,以一块银元救了妇人一家,也为自己挣回后半生的人生。
善恶皆有报。莫轻视小恶,以为自己不会受报应。莫轻视小善,小水滴不断地落下,最后能灌满整个瓶子。集小恶则成大恶,集小善则为大善。所以聪明的人逐渐积集小善,而使他整个人充满着福德。
《法华经》讲:“举手低头,聚沙为塔,咸开小善,成佛奚差。”小善不可以不做,极小的善都不疏忽,莫以小善而不为。小恶都要戒除,积小恶就成大恶。我们今天是正好颠倒,以为小恶无所谓,可以造作,小善无所谓,何必去做它。我们是小善而不为,小恶是照做,所以道业不能成就,不能进步,原因就在此。
培养良好的道德,是从行小善开始的。我们要一辈子都不懈地身体力行,才能屏绝恶而不断接近善,人格才会日臻完善,人生才会日臻完美。
二、管好你的嘴巴
10、做话的主人
说话前你是话的主人,说话后你是话的仆人。
人生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管住自己的嘴巴。一是管住自己的吃喝,再一个是管住自己别乱说话。佛家讲:我们的嘴巴一天到晚爱说话,这个说话是口业。
在所有的罪恶中,最易犯、最常犯而且害人最惨的就是口业。所以,多说话不如少说话,少说话不如实修。说话前你是话的主人,说话后你是话的仆人。话未出口由你控制,话已出口不由你控制。每句话都是一个因地,因地已种下种子,就等着接受果报了。好话有好报,恶话有恶报。所以做话的主人时要明了,好好掌控,做话的仆人时,更应明了,因为这时自己已经处于被动。
南北朝梁开国君主梁武帝萧衍是一个尊崇佛教的皇帝,曾经三次舍身为佛。有一次,好不容易请到了菩提达摩。他恭敬地问:“什么是圣谛第一义?”菩提达摩说:“不知道!”
梁武帝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一个看来像得道高僧的人,竟然坦荡荡地告诉他“不知道”。他又请教了一次。菩提达摩说:“空,廓然无圣!”
什么?你竟敢告诉我根本没有什么神圣的教诲。梁武帝有点不高兴了。
第二天,他问自己最尊敬的志公禅师。志公禅师说:“唉呀,他才真是个高人!”梁武帝虽然不明白意思,仍派人去追菩提达摩回来。但菩提达摩早已经乘一苇渡江,到魏国去了。
第11节:二、管好你的嘴巴(1)
早在菩提达摩之前,禅宗已经在迦叶的微笑、佛陀的授花典礼中,深深扎了根,种子破了壳,发了芽。当释迦牟尼在应该开口讲话时不讲话,只是拈花微笑。世尊为什么不说话?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佛陀的大弟子、二弟子,一切资深弟子都不知如何是好,他们只将怀疑的神色藏在眼睛里。这时候,只有迦叶一个人在微笑。
迦叶,一个在如银河般浩瀚的佛经中从未曾发一言的人笑了。只有他敢笑,佛陀却把花传给了他。一个无声的讯息,一个神秘的音波,只有他接收到了。
话不在多,少说为佳。有时无声胜有声,多说话不如少说话。人常常犯一个毛病,说了许多,但不知道自己要说什么。或者话一到,就从嘴巴出来,让所有的话语都消失在大气层里。有的话说了制造自己的烦恼,有的话说了让别人烦恼。
中国有很多熟语,比如“沉默是金”、“少说为佳”、“乌龟有肉在肚里”、“半罐水响丁当”等,这些熟语中潜藏着十分高深的处世哲学。“沉默是金”强调了不说话的重要性,说明不说话的人招人喜欢。“少说为佳”强调了少说话对自己的好处,起码不至于招惹麻烦。“乌龟有肉在肚里”是对不爱说话的人的学识和本事的肯定,喜欢说话的人则被当成了只会说不会做的没有涵养的人。“半罐水响丁当”更是对那些爱说话的人的严厉批判,你若多嘴,就多半是个本事不大的人了。
中国还有一些熟语则对那些多嘴者进行了告诫,比如“言多必失”这个熟语就是。这是实在话,一个不说话的人恐怕不会在说话中惹麻烦上身,也不容易暴露自己的不足。而那些喜欢说话的人,既容易得罪人,惹祸上身,又容易引起别人注意而暴露自己的缺点。
俗话说:“祸自口出。”过多的言辞必然会在不经意间触及到某些人的痛处,而给自己带来意料不到的麻烦。三国时期的杨修,可谓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了。用“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来形容杨修的才学是绝不为过的。但恃才傲物的结局是讲出了曹操心中的秘密而死于非命。杨修的“祸”的根源便在其口,面对他的遭遇,我们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杨修所表现的究竟是一种智慧抑或是一种顽痴?
人人有发表言论的自由。但是,并不是人人有必须听你发表言论的义务。这一点,我们很容易忘记。自古以来,人们争的都是说话的自由。难道就没有不说话的自由吗?
人生一世,病从口入,祸自口出。有事无事,无话最好。无话即福啊。
11、请口下留情
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中国有一句成语: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它说出了嘴巴的厉害,道出了世上最凶狠的一种武器。还有一句话叫“舌根底下压死人”,这比积毁销骨只怕又进了一步。舌头是断石削发的利刃,软刀子杀人,杀人不见血,一针见血,见血封喉。真是人言可畏啊!
最近发生了两件令全国观众痛心的事情,都与死亡有关,也都涉及到了嘴巴杀人。一个是“林妹妹”陈晓旭的病逝,一个是著名相声演员侯耀文突发心脏病猝死。这中间也有两个人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引起了公愤,成了千夫所指。
陈晓旭出家伊始,就有人说:陈晓旭出家是假,躲避惩罚是真。他说,陈晓旭经营的公司偷税已经高达1000万元,引起了税务部门的高度重视。陈晓旭于是和丈夫选择出家来躲避这场牢狱之灾。陈晓旭往生后,这个人又放出话来:陈晓旭没有死,畏罪潜逃澳洲。他的话引来了众人的谩骂,真是恶言伤人也伤己。
侯耀文走得很突然,让人无法接受。有一部分人认为,侯先生是被一个作家气死的。这个人此前说出了所谓的“侯门隐私”,严重影响了侯先生的心情,导致侯先生突发心肌梗塞辞世。一时间,此人也是受到众人的指责和声讨,挨骂自然是少不了。
第12节:二、管好你的嘴巴(2)
其实,陈晓旭和侯耀文两位演员的离去,自然有其原因,但另两位人的言论也犯下了严重的口业。
《五灯会元·洪州法昌倚遇禅师》:“利刀割肉疮犹合,恶语伤人恨不销。”辱骂、中伤、诽谤以及误骂等语言行为,可以让被说者发怒、伤心难过,被弄得精神不振、身体不适,身体受到伤害,还影响了工作、事业、生活。一个人如果说话从不禁口、从未经过深思,就放任伤害人的话从自己口里说出而不知觉,无知的造口业行为在无形当中已是一种罪恶,更何况是故意说出一些不好或不适当的话来刺激伤害别人的,那更是严重的口业罪过了!
偈曰:“口业何因罪最深?能牵善众处刀林。”恶语伤人,恶语也杀人。看到新闻报道:一年轻女子因受不了被男方抛弃的打击,爬上3楼阳台想结束生命,在生与死之间犹疑抉择达半个多小时。当时楼下有围观者数百人,一些人拨打110报警,还大喊不要跳。这时候,女子其实已有了退缩的念头,但出人意料的是,一名围观的妇女突然站出来高喊:“跳下来我给你5000元钱!”另外也有几个男子跟着附和:“快跳,跳下来我抱着你!”受到恶语刺激,女子最后情绪激动跳楼了,20多岁的花季生命瞬间凋谢。
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消逝了,她不是死在对生活的绝望中,不是死在自己万念俱灰中,而是死在围观者的“恶语”之下。当女子面对死亡的威胁而选择了“退却”时,那恶毒的噪语纵恿她最后“鼓起勇气”跳了下去,以生命为代价。尽管那施恶语者或许是无意而为,但生命凋谢的阴影必将久久地揪住其肮脏的灵魂,令其忏悔痛苦,难以安宁。
“恶语杀人”尽管在法律上尚无条款界定其违法,但其实质就是一种犯罪行为,甚至更让人寒心、痛苦和可怕。慎护口业啊,否则自招苦报!
害人害事,就会造成恶业,而最易犯的是口业。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口业最伤人,也最害己,请你口业清净。要对自己说的话有所考虑,不可以任意而为!
12、不出恶言,不骂恶人
恶口永远不要出自于我们的口中,不管他有多坏,有多恶。你骂他,你的心就被污染了。
这个世界,随时随地可听见骂声,可看见骂人事件。骂字两个口,祖先造字时用了两个口,想必有其用意。骂人是两张嘴对着骂,骂人者自会得到被骂者的回应,其实也就是通过别人骂自己。
骂人,大家都觉得是不文明的行为,可是还是有人忍不住要骂,看来是缺乏安忍的定力,用佛家的话讲,就是犯下了恶口罪业。佛家的口业分恶口、两舌、妄语、绮语。恶口是骂人的坏话。恶口骂人,会报应自己。
恶口骂人,且伤人父母祖宗三代,是为大恶口。经云:“犯恶口者,当受畜生果报。”故不恶口而出言慈和,可积德成善,为人敬爱。
从前,舍卫城中有一个富翁,名叫师质,信奉佛教。有一天,他准备了美好的饮食,虔诚地供养佛陀和僧众。佛陀受过供养,又开示一番,就领着众僧回到精舍。归来的半途,佛和僧众在河边的大树底下休息的时候,从树上跳下一只猿猴,求借佛陀的钵具。猿猴接过佛钵后,速去速来,并且在钵中盛满了甜蜜,双手恭敬奉给佛陀。佛陀接受后,又把它分施给众僧,令猿猴多得福报。猿猴看了,欢喜跳跃。
过了不久,猿猴死了,转世为人,生于师质的家中。出生的时候,家里所有的食具都满装蜜糖。师质夫妇觉得奇异,就此把他取名,叫做蜜胜。
光阴如箭,岁月奔驰,一转眼过了几年,蜜胜已长大了,他厌烦尘俗,要求父母允许他出家,父母高兴地答应了。得到父母的赞许后,蜜胜到NB224园精舍投佛出家。因为他前世的善因,很快地证了果。
有一次,他和同修比丘们出外度化的途中,感到热渴异常,大家都想有一杯饮料。这时蜜胜比丘将空钵向空中一掷,然后,双手去接时,钵中已盛满着佳蜜,送给众僧解渴。回到精舍时,有一位比丘就向佛陀请教道:“蜜胜比丘,过去修的是什么福?为什么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能够方便求得蜜糖?”
第13节:二、管好你的嘴巴(3)
佛陀答道:“你们记得在很久以前,有一只猿猴,求借钵具,装了佳蜜,来供养佛和僧众吗?由于他的喜心施舍,死后就转生为人;由于他的诚心,供佛佳蜜,所以今生随时随地都能够得到蜜。”
佛陀说过以后,比丘又问道:“佛陀!蜜胜的前世,又是什么因缘,才堕生为猿猴呢?”
这时佛陀的四周,已围绕着很多弟子,佛陀看了看他们后,才说道:“蜜胜会堕为猿猴,那已是五百生以前的事,也就是迦叶如来在世的时候,有一位青年比丘,在偶然间,看见另一位比丘跳过一条小溪,就笑他的姿态如猿猴一样,因此犯了恶语的罪,所以他堕落为猿猴。后来他知道自己的错,曾向那比丘求忏悔,免堕地狱受苦,并因此胜缘,猿猴能遇佛得度,今生也很快修成了正果。”
佛陀讲完以后,诸比丘们都知道了,一句恶言,就能招来苦报。因此,大家再也不敢有戏言和恶口,因为因果是不会饶过人的。
清代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当中说,有一位侍奉他的小妾,讲她祖母很会骂人,后来祖母没有任何疾病,忽然舌头烂到喉咙处,不能饮食、说话,痛得翻来覆去,几天之后便死去。这位祖母唯独舌头会烂,可见她恶语业很重,她骂人的时候,能以势压人,别人都怕她,但是这个女强人最后坏在自己的舌头上。舌根和语业关系很大,譬如口不妄语,说诚实话语,舌可以覆面,如果说恶语,说妄语,舌会萎缩、糜烂。
《无量寿经》上教人:“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恶口永远不要出自于我们的口中,不管他有多坏,有多恶。你骂他,你的心就被污染了。佛偈云:“慈悲口,方便舌,有钱无钱都做德。”你在口头上不骂人,不说粗言暴语伤害他人,这也是功德。
13、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过失,最大的障碍,就是传播是非。
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是造口业,所以不要说是非,修行就是这样修出来的。
很多人都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喜欢说人是非。佛家将搬弄是非称为“两舌业”,世人不修口业,常有两舌之患。所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两舌灾祸,可导致无风生浪,是非烦恼,扰乱身心,甚至动武伤人,实为杀人不见血。
关于舌头的成语,有搬唇递舌、搬唇弄舌、搬口弄舌、长舌之妇,常用来指多嘴多舌,喜欢说长道短、搬弄是非的人。看来,做人必须少动自己的舌头,稍有不慎就犯下“两舌口业”。祸事比不过自己放纵自己,恶毒比不过说人是非。我们生存在世界上,学习怎样做人才是第一要义。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过失,最大的障碍,就是传播是非。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是造口业,所以不要说是非,修行就是这样修出来的。
有一则公案说,有一位修禅定的法师,在定中看到两位出家人在谈话,有护法神围绕。过了一会儿,护法神走了;又一会儿,妖魔鬼怪来了,围绕着他们。这是什么缘故?两位出家人最初在讨论佛法,所以有护法神围绕;过了一会儿,闲话家常,护法神就走了;话家常之后,又讲些是非人我,妖魔鬼怪就来了。
所以,常常讲是非、论短长,周边围绕的都是妖魔鬼怪。心在道上,起心动念有感,诸佛菩萨就有应。如果我们是不善的感,妖魔鬼怪有应。妖魔鬼怪从何而来的?你自己把他招来的。起一个恶念,说一句恶言,都可以把妖魔鬼怪招来。修行人岂能不慎!
修行人大忌说人长短是非,一切世事与自己无关,口不可说,心不可思。但口说心思,便是昧了自己。《地藏菩萨本愿经》告诫世人:搬弄是非,使人家争讼斗乱的人,将来要受无舌百舌的报应。小心口舌是非,以免惹祸上身。说人是非,伤人伤己,好话要多说,是非不要提。
这个世界上真正的灾难都是由舌头造成的,再也没有一样东西比舌头更惹祸的,天底下最坏的东西就是舌头。传话一定要平平实实,千万不要添枝加叶,添油加醋,弄不好就会变成搬弄是非。
第14节:二、管好你的嘴巴(4)
贲某先后两次到金某家中提醒她,其丈夫在外与某女鬼混,并将该女的手机、座机号码写给金某。金某因此认为丈夫对己不忠而离家出走,后被贲某及金某丈夫等找回家。金某回家后,仍想不开,喝农药自杀,被其女儿及丈夫发现后,送至医院抢救并住院治疗13天,诊断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重度),支付医疗费5000多元。
金某向法院起诉贲某。法院审理后认为,贲某在金某面前搬弄是非使金某精神受到刺激,是导致金某自杀的重要因素,贲某在本案中有过错,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依法判决贲某赔偿金某医疗、误工、护理、住院伙食补助、营养等费用2894元,并承担诉讼费174元。
时下,像贲某这样搬弄是非、揭人短处、侵扰他人私生活的现象并不在少数。这种行为不仅扰人安宁,违反了社会道德,造成一定后果时还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做人要不干涉他人私人空间,不背后议论人,不因好奇而热衷于打听别人私事、传播别人的秘密。否则,结果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修行人对于自己不相干的事不要去听,也不要打听,不必想知道。古人说:“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时是非多。”凡是对于清净心有妨碍者,都要远离。反之,心就迷了。
嘴硬口脏,搬弄是非的人难以受到别人的尊重。我们在日常修行中,一定要让心保持稳定,不要常起心动念。对别人,要时时善解、包容,不诽谤他人。
如果有人毁谤你,离间你与他人的关系,你不要采取过激的反击行为。是非止于智者,世间真理自然有公平的言论,朗朗乾坤,善恶自有报应,所以贤人不必为小人的蛊惑之话劳神,也没必要为小人的一时动作而动怒。
14、一句谎话需要十句谎话弥补
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格言说:“宁可不说话,不可说谎话。”这是教人要诚实做人。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一个诚实的人,应该要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
佛门有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五戒是佛门四众弟子的基本戒,不论出家在家皆应遵守。五戒之一的妄语就是说假话,欺骗人,所谓“见说不见,不见说见;闻说不闻,不闻说闻;不懂说懂,懂说不懂;知说不知,不知说知”。这就是妄语。出家人不打诳语,修行的人不说谎话,这就是守戒。
说谎是要付出代价的。民间经典故事《狼来了》中的小孩说谎招致一群羊大部分被狼咬死,这代价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够惨重的了。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说谎招致亡国,这说谎以江山为代价。当然,说谎还会招致家破人亡。这样的例子也很多。
其实每个人在生活中或多或少地撒过谎,而撒谎的代价有多高?我们是否该撒谎?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思考这个问题。经常说谎的人,更需要反省自己。
一个年轻人留学归来,创办了自己的公司。五年后的今天,他已是拥有数百万资产的成功人士了。亲友们感慨地说,在国外“镀了金”就是不一样,当初东拼西凑地借了几万元去留学,这学费交得值。
年轻人深有感慨地说:“留学生活的确很有帮助。临回国时还交了一笔‘额外’的高昂学费呢。”看到亲友们全都莫名其妙的样子,年轻人讲起了其中的故事。
当时,他已经取得博士学位,决定回国创业。临走时,他用几年课余时间打工的积蓄和奖学金为自己买了一块劳劳力士名表。在机场接受例行检查时,年轻人为了免交关税,谎称手表是冒牌货。没想到海关人员一听说劳力士手表是假的,二话没说,马上拿出一把小铁锤,当着他的面,把那个价值几万元的手表砸了个粉碎。年轻人当时瞠目结舌,还没等他回过神来,海关人员把他带到一边,对他进行了严格的开箱检查。经历过多次出入境,年轻人深知只有上了海关“黑名单”的人,才会“享受”此特殊待遇。并被告知:以后无论何时出入境,都必须接受开箱检查;如果再次发现携带假冒伪劣产品,将被依法起诉!
第15节:二、管好你的嘴巴(5)
年轻人告诉大家,这个故事之所以刻骨铭心,是因为这一笔额外的高昂学费,让他体会到了诚信的价值,而这正是他日后为人处事以及公司走向成功的法宝。
孔子说:“民无信不立。”墨子说:“言信者,行不果。”不信不立,不诚不行。诚信为人之本,诚信比一切智谋更好,没有诚信的人是一个失败者。因为制造出“一个拥有103年历史的德国木地板公司”的谎言,欧典这家国内木地板制造商面临灭顶之灾。老板闫培金仍然想挽救自己的企业,他两次公开道歉,并继续投放广告,希望尽快抹去谎言给消费者带来的不快情绪。“我会刻骨铭心一辈子铭记这个教训,从零开始,从头做起。”闫培金说。可是,一个说过谎的企业,还能在市场上站住脚吗?
德国诗人海涅说:“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真实的生命应该真实地过,来不得半点虚假。只有在诚信的基础上才能够成功,生命才有意义。
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圆谎不累吗有些人总是在说谎付出代价之后,才会缓缓道出这个真谛。真的事前都不知道吗?
人生在世,要诚信做人。没有诚实,就没有尊严。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欺诈只能得逞一时,诚信才能受益一生。
15、恶言如数带回,说者自受自污
送礼物予他人,别人若不接受,如何?只得自己带回。
恶口向人,欲污人,若人不为所动,那么所有恶言,将如数带回自受自污。
语言反映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在很多的场合,可以看到一些素质不高的人说话出口伤人。对方若是老实人,必定被气得掉眼泪,若遇到厉害人,双方就不可避免地吵架、动手了。
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如果你讨厌一个人,也不要对他恶言恶语。做人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如果你是一个举止言行优雅的人,请不要为了一个你讨厌的人坏掉你的本质。
佛说:“送礼物予他人,别人若不接受,如何?只得自己带回。恶口向人,欲污人,若人不为所动,那么所有恶言,将如数带回自受自污。”别人恶口辱骂我们,或恶言相向,我们若不接受,那么这个灾祸还是要回到骂者自身。同样的道理,你恶口辱骂他人,最终还是要由自己承担。
《四十二章经》第七章讲了一个恶还本身的故事:有人听见佛是一个守护修道的人,又修行大仁慈的行门,就故意来到佛的面前骂佛。佛听见他骂,默然不出声、不讲话。等他骂停止了,佛就问他了,说你用礼貌来对待人,那个人不接受你的礼貌,那个礼是不是还回到你自己那儿去呢?还归到你自己身上吗?骂佛的这个人说,不错!是还回到我这儿。对方若不接受我行这个礼,这个恭敬,我就把它拿回来。
佛又说了,你现在来骂我,我不接受你这个骂。你骂我,你是不对的,但是你一定有祸患,把这祸归到你自己身上去了。就好像你打一个响,就有个声。如影随形,这个祸一定是跟着你。你没有法子免离你骂我的这个祸。所以我希望所有的人不要做恶事。
佛陀告诉我们:不要恶口辱骂他人。只要我们把心量拓开,能够包容别人,则别人的毁谤、侮辱,如同“举火焚空”,终将自熄,还会烧到自身;又如“仰天吐痰”,吐出来的痰,最后还是掉到自己的脸上;又如“逆风扬尘”,抓一把泥土撒向他人的人,一样会让逆风把灰尘撒到自己身上,这就是“恶还本身”的道理。
皮鞭伤肉,恶语伤心。恶语寒心,良言暖人。台湾作家林清玄在读高二时,学业和操行都是劣等,记了两次大过、两次小过,被留校察看,甚至还被赶出学生宿舍。很多老师对他已彻底失望,但他的国文老师王雨苍却没有嫌弃他。一次,王老师找他谈话说:“我教了50年书,一眼就看出你是个能成大器的学生。”这句话让林清玄感动和温暖。“水激石鸣,人激志宏。”老师的话让他振作起来,他发奋学习,最终成为了有世界影响的作家。
第16节:二、管好你的嘴巴(6)
话语如同一把利刃,可以伐木,也可以伤人,就看操持者怎么用。有时,一句污辱的话会使一个善良的人行恶,一句宽慰的话可以化干戈为玉帛;一句情真意切的表白可以获得一生的爱情和幸福;一个恶语相向的浪头可以摧毁夫妻多年共同夯实的感情堤坝;一句中伤可以挑起一场战争,一句美言可以结成世代友谊;一句损贬能让人一辈子抬不起头,一句激励可以助一个人成就事业……
一句或许在自己看来无关紧要的话,可能会在听者心田划开一道无法愈合的伤口。因而古人说:“赠人以言,重于珠玉;伤人以言,甚于剑戟。”出口伤人似乎不需要太多的训练,但说话暖人却是一种人生境界。为什么我们不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提高自己的说话水平,注意自己的说话方式,多说些赞人、励人、暖人的良言,而少讲甚至不讲骂人、贬人、伤人的恶语呢?
佛经说:“造口业的人,将来会受到耕舌地狱的惨报。”口业不可不慎,我们修行就是要能随时保持内心的祥和,并且抱着“与人为善,成人之美”的态度,来欢喜赞叹善人;另一方面,也要怀着“以善待恶,以德报怨”的胸襟,来面对恶人。如此,必能超越人生烦恼、痛苦的困境,体会人生自在清净的本质。
16、用慈悲心把你的委屈说出来
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
佛祖说,人有七苦:贪、嗔、痴、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失荣乐。若贪嗔痴不在心里边,淤泥也可化红莲。嗔和怨憎会是讲愤懑的苦恼,修行人要戒嗔、戒怒,永远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非常重要。
怨恨是可怕的毒咒。在人的情绪中,怨恨或仇恨,是最强烈的一种负面情绪,也是最可怕的一种意念,这种情绪或意念,就像是一种导向,常常将我们导向不可测度的痛苦深渊,不只毁灭了自己,也毁灭了别人!
在佛陀时代,有一天,有一个商人在路上不小心被牛抵死了。牛的主人怕留下这条恶牛以后将带给他更多的麻烦,因此就将牛贱价出售。牛的新主人买牛回家,走到半途中,来到一河边,想给牛饮水。哪知牛不饮水,突然凶性大发,又把新主人给抵死了。新牛主的家人,知道后不禁勃然大怒,立刻将这条牛杀死,然后挑到市场贩售。
有一个农夫,贪着便宜买下了牛头,用绳子系着牛角担回家。半途中,因天气炎热,就将牛头挂在树枝上,然后坐在树底下休息。哪知正休息时,系牛头的绳子不知何故突然断裂,牛头从树枝上掉落,刚好打在农失的头上,可怜的农夫,当场被打得伤重而死。
一头牛,在一天之中竟然害死三个人。这件不寻常的事故惹得大家不禁纷纷议论,消息传到了频婆娑罗王耳中,他也觉得不可思议,想其中必有缘故,就亲自前往请教佛陀。
佛陀解释说,在前世,有三个商人相约到外地做生意,为了省钱不住旅馆,特地到一个老妇人家借住。双方约定,要付老妇人租金。到了第二天,这三个商人趁着老妇人外出时,竟偷偷溜走了。老妇人回来后发觉了,非常愤怒,就追上去,要向他们索取欠款。
三个商人担负着沉重的行李,在不远的地方被老妇人追上了。这三个商人以为她年老可欺,不只赖账不还,还用恶言恶语侮辱她。老妇人对他们无可奈何,只得愤恨地对他们说:“你们这些无赖汉,欺负我年老孤单,你们以后一定会有报应的,今生我虽然奈何不了你们,等来生无论是否为人,我一定要报复,要杀害你们,以泄我心头的愤恨!”
佛陀继续说道:“那条凶牛,就是这老妇人的后世,而同日被牛抵死的三个人,就是欺负老妇人的那三个商人!”
这个故事显示了怨恨的可怕,三个商人的行径固然可恶,但还不至于遭受杀身之祸的报应,而老妇人可怕的怨恨心就像个毒咒,不止将自己咒进了因果报应的罗网,而且催促恶化了彼此本来还不算严重的因果关系。
第17节:二、管好你的嘴巴(7)
因为怨恨,彼此注定了将展开一场长期而难以止息的“冤冤相报”悲剧,而在这场悲剧,或即将接着上演的悲剧中,注定了将没有人是赢家。因为怨恨的毒咒,一方咒向了别人,另一方也咒向了自己!
《正法念处经·观天品》载:嗔怒如毒蛇、如刀、如火,有智慧的人,应当要以忍灭嗔。用宽容去替代怨恨,你会发现,世界不是荒凉的,它充满阳光般的气息。与人相处,矛盾不可避免,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和颜爱语是一种修行,不仅仅利他,更是利己。
我们要实践世间和谐安乐,就要时时检点,时时调整自己的心念,转焦躁为清凉,转愤懑为平和,和颜爱语,多行善事,让慈悲心的种子洒满人间!
17、恶语伤人矛刺心,话留半句积口德
一切众生,祸从口出。恶语伤人,有如矛刺心。若能话到口边留半句,则是积口德。
格言说:刀疮易好,恶语难消。良言劝善人心暖,恶语伤人有报应。如果有人在话语上没有过失,他就是完全人。语言可以安慰人,也可以引发争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回答柔和可以使怒消退;言语暴戾容易招致灾祸。
曾经有新闻报道说,北京一公车女售票员因掐死14岁女孩,被判处死缓。关于女售票员的行凶不用我复述了,路人皆知,关键是这行凶的方式——掐死了,而且只是因为一元钱的分歧。我相信很多人都拿这样的凶言叫嚣过:我掐死你!但这一次是真的有人做了,悲剧发生了……
有人说“先有恶言后有恶行”,想想是有道理的。说着说着可能就顺了,觉得这没有什么。嘴里说着掐死你的时候,手上就去做了相应的动作,用一个大脑嘛!口出善言,可渡人;口出恶言,可毁人。
一切众生,祸从口出,恶语伤人,有如矛刺心,若能话到口边留半句,则是积口德。恶言相向的人,通常会引起祸端,因为一般人往往因为别人的恶言而怀恨在心,并激起对方强烈的反弹情绪。恶言包括诅咒、耻笑、辱骂、攻讦、中伤,所以尽量不要用恶言来伤害别人,因为自己将来会成为被别人伤害的对象。所以语言的运用,必须多做保留,以免别人利用你的话语,作为攻击的目标。
有人因言而招祸,有人因言而成就,有人舌灿莲花,有人口出恶言。赠人以善言,重如珠玉;伤人以恶言,甚于剑戟。
有一个刑期中的囚犯,在服劳役修路时,捡到1000元钱,他立即把钱交给监管警察。意想不到的是,对方却满脸鄙夷地对他说:“拿自己的钱变着花样来讨好,企图找资本减刑,你甭来这一套!”囚犯心灰意冷,心想这世上没人相信自己了。晚上,他越狱了。
在逃途中,他大肆抢劫,并登上开往边境的火车。火车太挤,他只得站在厕所门口。这时,有一位姑娘如厕,关门时发现门扣坏了,她很有礼貌地对他说:“先生,你能为我把门吗?”他一愣,看到姑娘那纯洁无邪的脸,他庄重地点了点头。他像一位忠诚的卫士,把守着门。就因为姑娘这句话,他突然改变了主意。在下一站,他下车到派出所投案自首。
一句粗暴的话语,差点让一颗良知尚存的心灵彻底毁灭;而一句充满信赖的话语,又使一个正在沉沦的灵魂得到拯救。作为文明社会的文明人,我们当善放良言,力戒恶语,因为有时候,确是一句话影响了人的一生啊!
佛教四摄将爱语列为其中之一,足见爱语在弘法度众和修行中的重要作用。爱语不仅能提高自己的人格修养,还有利于结好人缘,便于摄化众生。古德云:“众生自无始以来,口业过恶,积如山海。”因此,千万不要忽略自己脱口而出的任何一句话,不要逞口舌之快,因口具有传播及造恶的力量,其影响所及实不容轻忽。
我们要养成以爱语摄化众生的习惯,使众生因我们的爱语与我们结下人缘。所谓“未成佛道,先结人缘”就是这个意思。学佛,就是学佛的身、口、意,学习佛菩萨的广大心量,以种种爱语,赞叹、包容大众。言语,同时是心念的反射,当心中充满赞叹及爱语,心则光明;若心中怀有忌妒排斥,则堕入黑暗。
第18节:二、管好你的嘴巴(8)
每天的言行举止,也和走路一样,都是修行。因此,我们每天开口,所说的言语都要是正语,利益别人之语,借着不断的熏修,将原来不习惯以爱语赞叹、关怀他人的心,转成喜悦爱语,柔软慈悲的心。我们说出来的善语、净语可以将自己以及众生的心慢慢转成菩萨心、佛心,利人利己,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18、不必回头看咒骂你的人是谁
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
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它一口吗?
人生在世,总免不了被骂。至于骂人,不管多少,也都会有的。有修行的人可以管住自己不骂人,但管不住别人骂自己。如果有人骂我,该如何应对?
别人骂我,我尊敬他;别人毁谤我,我赞叹他。佛陀在《佛遗教经》中告诫弟子:“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毁谤、讥讽、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能人也。”忍是需要经过一番寒彻骨的养深积厚,而酝酿成的涵养。
如果一个人不能忍受恶骂之毒,就称不上是人道的智者。因为嗔恚之害可以破坏各种善法,败坏好的声名。嗔心猛于烈火,应当经常防护,不让它入侵。破坏功德的,没有比嗔恚更严重的人。
经常听到有人愤怒地说:“谁骂我?有种的跳出来,要敢做敢当!”原来有人在背后骂他。且不论一个人的品格如何,我们不应该骂他。骂人是不对的,背后骂人更是不对了。在背后骂人的人,就如同躲在暗处趁别人不注意放枪的人一样。奉劝那些在背后骂人的人一句,快收起你们那一套!在骂人前先想一想是不是在骂自己!
对于挨骂的人,也要反思自己为什么会挨骂,更不必睚眦必报,以牙还牙。有人背后骂你,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星云大师开示:当有人对我们恶口毁谤、无理谩骂的时候,能够漠然以对,以沉默来折服恶口,才是最了不起的承担和勇气。明朝吕坤在《呻吟语·应务》中说:不为外憾,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能够接受他人的指正与批评,不为八风所撼,不为物欲所动,才是真正的大器。要能成就大事,就要一切皆担当。
《三国演义》第103回里,诸葛亮率大军出征,司马懿中计吃了亏,就闭关不出。诸葛亮先是多次令人到曹军阵前辱骂,但魏兵却采取“骂不还武”的办法,怎么也不出兵。诸葛亮乃取巾帼妇人缟素之服,盛于大盒之内,修书一封骂司马懿不像个男人。司马懿看完信后,并不嗔怒,反而关心起诸葛亮的寝食生活状况。从来使口中判断出诸葛亮活不长了。于是更据守不出,蜀魏双方在渭水一带相持了百余日。结果,诸葛亮“星陨五丈原”。蜀军不得不撤回汉中,司马懿防御成功。
如果说诸葛亮气死周瑜,骂死王朗,气死曹真是因为后者的气度太窄的话,那么,司马懿受辱不嗔则是有容乃大。司马懿的“孔明食少事烦,岂能长久?”一语送终诸葛亮!诸葛亮享年54岁,其短寿难道跟“轻摇三寸舌,骂死二三人”无关吗?而被骂的人死与气恼,不也值得后人引以为戒吗?
生活中当被别人骂时,大多数人首先会怒火中烧,先是当场“回骂”继而“升格”,甚至大打出手。常常有人还会听到“好心人”传来的“非议”甚至“恶骂”,尽管不是亲耳听见,却比当面听见还要气愤,恨不得冲到当事人面前问个究竟或也反骂他一回,最好让他立刻闭上嘴。人的本性决定我们饥饿时想抢劫,愤怒时想杀人。但是又因为人大都是有理性的,极端的行为很少人会干,唯其这样痛苦反而更多。
胡适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说,有人骂我们,当我们听到时,自然很生气,非要跟他拼命不可。可是细分析一下,骂,到底是什么东西呢?不过是由空气传来的一种音浪,自然用不着生气。至于骂我们的人呢?依着化学分析,也不过是个化合物;而被骂的我们呢,也是和骂我们的人一样,几种化合物而已。等到死后,大家都物归原所,如此看来,所有的骂不过是一种气体的流动,有什么了不得?到此地步,就无人无我,四大皆空了。
第19节:三、心正则行为正(1)
三、心正则行为正
19、欲行平坦路,先净自我心
若心污浊,则行为就污秽,行为污秽,就不能避免其痛苦。
佛家认为,众生与佛在佛性上是平等的,人人皆具佛性,人人皆可成佛。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所以,修心成佛,成佛当先修心。
《佛说四十二章经》上说:“譬如磨镜。垢去明存。”三界唯心造,修心可了道。欲生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清净为心即弥陀,慈悲济物皆观音。
云水僧文道久仰慧薰禅师的道风,跋山涉水不远千里地来到禅师居住的洞窟前,说道:“末学文道,素仰禅师的高风,专程来亲近、随侍,请禅师慈悲开示!”此时天色已晚,慧薰禅师就说:“天不早了,就在这歇一晚上吧!”
第二天,文道醒来时,慧薰禅师早已起来,而且已将粥煮好了。用餐时,因为洞中没有多余的碗给文道用,慧薰禅师就随手在洞外拿了一个骷髅头骨盛粥给文道。文道踌躇着不知是否要接。慧薰禅师见状说道:“你无道心,不是真正为法而来。你以净秽和爱憎处事接物,如何能够得道呢”
禅语说:“心是一颗明珠,以物欲障蔽之,犹明珠而混以泥沙,其洗涤犹易;以情识衬贴之,犹明珠而饰以银黄,其洗涤最难。故学者不患垢病,而患洁病之难治;不畏事障,而畏理障之难除。”我们在生活中如果好好用心、反观自性,就能自我净化心地,则无处不是清净的道场!内心如果清净,大地一切的境界无一不是美景;宇宙之间,万物的声音无不是生命的朝气与大地的生机!
修心,最重要的是心念清净。人生不如意事占了十分之八九,生活要能事事如意、不受外界干扰,实在很不容易!既然人世间有这么多不如意的事情要面对,不如先自我净化,把内心的世界清净,这也就是修心要下的功夫。在风风雨雨的世界里,人们的心灵难免会沾染蒙受各种各样的尘埃,自觉地、及时地为自己的心灵沐浴和洗涤,便显得异常重要。
明朝有一个叫董京的人在京城为官,有一年,山东大旱,董京被朝廷派往山东指挥军民抗旱,因抗旱有功,董京回京后被朝廷重赏,官升一级。但就在自己的事迹被民众广为传诵的时候,董京却出人意料地向朝廷交代曾截留过朝廷下放的救灾银两,并把截留的银两如数退了出来,要求将功赎罪,不要升官。
董京说:“山东大旱,颗粒无收,民不聊生,所到之处,尸首遍野,人去屋空,不是亲眼目睹,很难想象灾民悲惨的现状。灾民的不幸遭遇,使我坐立不安,深感过去截留救灾银两之罪过。在抗旱救灾中,汗水冲走我身上尘土的同时,也洗去我心灵中的污垢,所以我要在获得荣誉的时候揭发自己,以减轻内心的愧疚,求得宽恕。”
董京的话讲出了一个道理:经过一次生与死、血与泪的亲身体验后,人的心灵会得到净化,精神会得到升华。后来,董京成为明朝不可多得的清官。
《巴利·增支部经》上说:“若心污浊,则行为就污秽,行为污秽,就不能避免其痛苦。”心污浊,其道不平,因而跌倒;心清净,其道平坦,因而快乐。要想人生的路平坦,先要让自己的心净化。
凡人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私心杂念就是魔鬼。世间人要及时清理自己的私心杂念,洗涤心灵的污垢,清除魔鬼的一面。否则,当魔鬼的一面统领全局时,人的心灵家园就会迷失在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之中,淹没在灵与肉、泪与笑的搏击之中,再也找不回自己的灵魂了。堕入无边苦海,自救已经来不及了。
第20节:三、心正则行为正(2)
20、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一念光明就是佛,一念黑暗就是鬼。
这个心,一念的善,就造天堂的因;一念的恶,会结地狱的果。
升天堂,还是入地狱,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宣化上人说:“一念光明就是佛,一念黑暗就是鬼。你念念光明就时时都是佛,你念念黑暗就时时都是鬼。所以佛与鬼的分别,就在这一念之间,一念佛,一念鬼;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所以这一念之中最要紧。”天堂与地狱只在一念之间,若念天堂,有爱便是天堂;若念地狱,人间处处即炼狱!
一天,信重武士向白隐禅师请教:“真有地狱和天堂吗”
“你是做什么的”白隐禅师问。
“我是一名武士。”信重武士答。
“你是一名武士”白隐禅师大声说,“哪个愚蠢主人会要你做他的保镖看你的那张脸简直像一个讨饭的乞丐!”
“你说什么”信重武士热血上涌,伸手要抽腰间的宝剑,他哪受得了这样的讥嘲!
白隐禅师火上浇油:“哦,你也有一把宝剑吗你的宝剑太钝了,砍不下我的脑袋。”
信重武士勃然大怒,“哐”地一声抽出了寒光闪闪的利剑,对准了白隐禅师的胸膛。
白隐禅师安然自若地注视着信重武士说:“地狱之门由此打开!”
一瞬间信重武士恢复了理智,觉察到自己的冒失无礼,连忙收起宝剑,向白隐鞠躬道歉。
白隐禅师面带微笑地对信重武士说:“天堂之门由此敞开!”
大乘佛法常说:“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又说:“是心是菩萨,是心作菩萨。”你想升天堂入地狱是由你自心一念所造的,你心想升天堂,别人没法拖你下地狱;你要下地狱,别人也无法硬拉你上天堂。
21、心正法正,心邪法邪
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一切唯心造。
做人,身要直,心要正。儒家讲“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佛家讲“心正则法正,心邪则法邪。”佛家认为,心正,感应就正;心邪,感应就邪。一切法从心想生,一切法唯心所现。
其实我们在观察一个人的时候,不要先看他对佛法的理解,而是先观其心,看其行。假如一个人心正,学的法也正。就像荷花,如出淤泥而自高洁。假如心邪,即使获得佛的智慧,不昧六道,也是魔。
修行是实际的问题,不是虚无飘渺的浮华。我们修法不光是修一两个法,而是修正人心。一个人心诚意正,即使学到了邪法,也不会被邪法引诱,反能从中了知邪法的弊端;若心存邪念,即使学到正法,也会利用所学的法来博取名闻利养。心正的修行人定能一路向上,证得涅槃极果;心邪的修行人学法造业,终究是生死轮回。
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一切唯心造。当你心邪时,虽然身处圣境,也是邪道;当你心正时,就算身处魔宫,也是正道。当你内心黑暗时,身处光明,内心还是黑暗的;当你内心光明时,身处黑暗,内心还是光明的。只要我们内心有光明,就可以照亮黑暗。
鲁迅先生曾经骗过人,但他是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鲁迅先生的《我要骗人》写于他去世前半年,文章中讲了一个故事。隆冬时节的一个夜晚,鲁迅先生在上海一家电影院门口。“我刚要跨进大门,被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子捉住了。是小学生,在募集水灾的捐款,因为冷,连鼻子尖也冻得通红。我说没有零钱,她就用眼睛表示了非常的失望。我觉得对不起人,就带她进了电影院,买过门票之后,付给她一块钱。她这回是非常高兴了,称赞我道,‘你是好人’,还写给我一张收条。只要拿着这收条,就无论到哪里,都没有再出捐款的必要。于是我,就是所谓‘好人’,也轻松地走进里面了。”
其实鲁迅早就听说,那些遭水灾的难民,在成群地逃到安全地带时,已经被当局用机关枪扫射掉了,理由是怕他们有害治安。可是,一个小女孩儿,怎么能理解这样的事实呢那个小女孩儿也许早就忘记了这一幕,但是鲁迅先生却在1936年2月,用日文记下了当时的感慨。“孩子们不知道,还在拼命地替死人募集生活费,募不到,就失望,募到手,就喜欢。我明明知道着,却好像也相信款子真会到灾民的手里似的,付了一块钱。实则不过买了这天真烂漫的孩子的欢喜罢了。我不爱看人们的失望的样子。”
第21节:三、心正则行为正(3)〕
虽然这是欺骗人,但至少可以让那位小女孩儿高兴。鲁迅就此说,我要骗人。一个太仁慈的人,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以骗人维持他的仁慈。
一个人心善身善,那么我们从他的法中也感受到善。所以,修行要先修心,心到法到,心无法无,心正法正,心邪法邪。以心修法,正心行法,事半功倍,能够讲圆满无上智慧法。如果你心邪,即使获得佛的智慧,不昧六道,也是魔。那么,修行又有何益?
22、不宽恕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做人要有慈悲心,慈悲心的一个体现就是能够宽恕别人。一个人如果不从内心原谅人,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若能转怒为恕,就是慈悲之人。
宽容是一种生活艺术,是看透了社会人生以后所获得的那份从容、自信和超然,是精神的成熟、心灵的丰盈,也是大家风范的一个标志。
一位知名作家和朋友在报摊上买报纸,那朋友礼貌地对报贩说了声谢谢,但报贩却冷口冷脸,没发一言。
“这家伙态度很差,是不是?”他们继续前行时,作家问道。
“他每次都是这样的。”朋友说。
“那么你为什么还是对他那么客气?”作家问他。
朋友答道:“为什么我要让他决定我的行为?”
人存于世,不要用贪婪、嗔怒、愚痴的眼睛看这个世界,别忘了你还有美丽、智慧、悲悯、宽恕的另一只眼。不肯宽恕别人的人是最可悲的,因为他早已暴露出了自己狭小的心灵空间。人与人之间多一份理解和宽容,就会更快乐,更有意义。
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宽恕别人就是解放自己,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一位居士清晨抱着一束鲜花,提着一篮子供果赶到大佛寺去供佛。他右脚刚踏进大殿,左侧突然跑出一个人来,正好与他撞个满怀,将他抱着的鲜花、提着的水果都给撞翻在地。
居士看到满地的水果和破碎的鲜花忍不住嚷道:“你看!你怎么这么鲁莽,把我供佛的水果和鲜花都给撞成了这个样子,你怎么向我交待”
那个撞他的人有些不满地说道:“撞翻就撞翻了,顶多说一声‘对不起’就完了,你干吗那么凶”
居士一听更加生气:“你这是什么态度本来自己错了,还有理责问别人!”
接着,双方就彼此谩骂,互相指责起来。
这时,寺中住持广圆禅师正好从此经过,他将两人带到一旁,问清原委后对他们说道:“莽撞行走是不应该的,但是不肯接受别人的道歉也是不对的,这都是愚蠢的行为。能坦诚承认自己的过失以及礼貌接受别人的道歉,才是明智之举。”两个人听后都低下了头。
广圆禅师接着又说道:“人生一世需要处理的各种事情太多了。在人际关系方面,要处理好与师长、亲族、朋友的关系;在经济方面,要量入为出,精打细算;在家庭方面,要培养夫妻感情、照顾子女生活;在精神方面,要提高自己的修养,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如此这般,才不会虚度人生。想想看,你们今天为了一点点小事,一大早就破坏了一片虔诚的心境,还浪费了这么长时间,值得吗”两人听后,都涨红了脸。
宽容是一种仁爱的光芒、无上的福分,是对别人的释怀,也是对自己的善待。愤怒是毒药,宽容是良药。宽容别人不仅是自己的一种美德,更是让自己健康长寿的秘诀。
容人的海量莫过于一个人得罪了你,你不但不跟他计较,不向他报仇,反而原谅他,宽恕他,必要时,还去帮助他。宽容大度能使伤害你的人感到无地自容,激起他灵魂的真正震撼,同时又中止了你敬我回的恶性循环。更为难得的是,宽容大度还带来了心理上的平静,能为你赢得宝贵的时间,把精力投入到事业中去。
一个人的胸怀能容得下多少人,就能够赢得多少人。自古有成天下之志者必有容天下之量,而后能成天下之功。宏大的器量,宽阔的胸襟,对一个人的事业成败至关重要。佛法不离世间法,世间人,学佛人,在现实生活中要做一个心胸开阔的人,做一个仁慈宽恕的人。
第22节:三、心正则行为正(4)
23、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佛曰:“忧生于执著,患生于执著。”
凡无执著心,亦无所忧患。“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世间经常见到,有人追求快乐,却多得到痛苦。苦乐皆有因缘,亦为人自造。苦苦追求,何以得到苦苦?因为执著是众苦之源。
佛曰:戒嗔,戒执著。执著如渊,是渐入死亡的沿线;执著如尘,是徒劳的无功而返;执著如泪,是滴入心中的破碎飞散。报纸上的财杀、情杀、仇杀,无一不是祸起对欲爱的极端执著。就是寻常日子,人们分分秒秒总在各种执著中翻滚,不经不觉间白墙染成灰黑,不经不觉间把人际间的成见固筑为怨憎壁垒。
如果我们破除一切执著尘劳,丢掉身外乱性的贪婪和物欲,找回自己,这样就能获得身心的自然安宁,惬意、舒适、安逸、幸福的生活也随之而来。可叹世人一生只知道追逐名利而不知道享受,所以心最苦累。世上有多少人能够不让各种欲望占去清醒时刻,多一些时间来追寻生命的意义呢?
《列子·周穆王篇》曾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周国有一个姓尹的富翁,在经营产业的过程中,把手下干活的仆役差遣得从早到晚奔走忙碌,连气也喘不过来。他自己整天苦心经营,殚精竭虑,也弄得心力交瘁,到了晚上,倒头就呼呼睡去了。
睡中,他夜夜梦见自己在当着别人家的佣人,奔走干活,样样都做,弄得不好还要挨骂挨打,真是吃尽了苦头。尹富翁不堪夜夜梦中的痛苦,便去求教朋友。朋友告诉他说:“你的地位足以荣身,资财也绰绰有余,远远超过了别人。你夜里梦见做人家的仆佣,这是劳苦和安逸彼此往复的理数之常。你想醒时和梦里都获得快乐,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姓尹的富翁听了朋友的开导,心里立时大悟,从此宽待仆役,而自己也省却不少劳心的事。不久,他自己感到果然减轻了不少心头的痛苦。
我们尊重并赞成尹富翁强烈的事业心,但他的心灵执著成这个样子,夜夜劳苦不息,生活也就毫无快乐、了然无趣了。世界上有许多诱惑,金钱、桂冠、权贵,都是身外之物,只有生命才是最真实的。可叹世间大多数人似乎都不能真正选择是要钱还是要命,所以活得很辛苦。
人活着之所以感到很累很累,就是因为总被种种外在的事相所迷惑,总期求得到的越多越好,以至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连步子都迈不开了。如果放下执著,苦当下就是空,烦恼就是菩提,人生就是解脱。
有一位名叫黑指的婆罗门来到佛前,运用神通,两手拿了两个花瓶,前来献佛。佛对黑指婆罗门说:“放下!”婆罗门把他左手拿的那个花瓶放下。佛陀又说:“放下!”婆罗门又把他右手拿的那个花瓶放下。然而,佛陀还是对他说:“放下!”
这时,黑指婆罗门说:“我已经两手空空了,没有什么可再放下了,请问现在你要我放下什么”佛陀说:“我没有叫你放下你的花瓶,我要你放下的是你的六根、六尘和六识。当你把这些统统放下,再没有什么了,你就从生死桎梏中解脱出来了。”
佛家对待执著有一句经典的话,叫做“两头俱截断,一剑倚天寒”。意思是做人、做事都要把握重心、实实在在,要去除那些浮华、虚伪的心态。花自飘零水自流,倘若是心中存了自然的法则,多一些“条条道路通罗马”的浪漫,生活就会过得平静而怡和。
妄想是错误,执著是坚持错误。由于妄想执著,所以众生就不能证得。我们常常去追求高于现实的东西,渴望得到幸福的人常常越追求越远离幸福,享乐也往往越深入越觉得枯燥无味。为何不回转心念,拿出部分爱心,照顾一下自我的心灵。
24、智慧不可有傲慢,谦虚不可缺智慧
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
人类对智慧是向往的,追求智慧是人的本性,因为人人都在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而智慧是指导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艺术。
第23节:三、心正则行为正(5)
人人都希望得到智慧,可叹很多人竟然不知智慧为何物,将智慧与聪明混为一谈。智慧是一种内敛的聪明,聪明外露就不是智慧了。是什么呢?是傲慢。
佛家有“五毒”曰:贪嗔痴慢疑。慢就是我慢贡高,自以为是,骄傲自大,看不起人,对于他人不如自己的,或超过自己的,乃至与我程度相等的,都表现轻慢态度,造成不能与人和睦共处的苦恼。佛经云:“我慢贡高是病。”修道最宜戒除我慢贡高的习气。
佛陀弟子中,目犍莲尊者神通第一。有一回,目犍莲运用大神通力,到了极遥远的一个佛国。这里有一位广大佛正在说法,佛的身量有三十丈,而听法的圣贤身量一样是三十丈。目犍莲在这佛国之中出现,如同一只小蚂蚁。
当时,众圣贤看见小蚂蚁的目犍莲出现在佛国,内心非常好奇。广大佛对众圣贤说:“这位小蚂蚁般的小人,正是娑婆世间,释迦牟尼佛神通第一的弟子目犍莲啊!他今天以他的神通力,来到我们的国度。”
在广大佛的佛眼之中,目犍莲尊者是一只小蚂蚁,而娑婆人间岂不是一个蚂蚁窝!由这小小的故事,我们体会到虚空的伟大。人必须把心中的我慢贡高放下,才可能发展出宽容、忍辱和尊重别人的谦和,从而发展圆融的人际关系。
要想与别人友好相处,把事情做成,最好以一种低姿态出现在大家面前,表现得谦虚、平和、朴实、憨厚,甚至愚笨、毕恭毕敬,使对方感到自己受人尊重,这样你无形中就获得了别人的好感。
你谦虚时显得对方高大;你朴实和气,他就愿与你相处,认为你亲切可靠;你恭敬顺从,他的指挥欲得到满足,认为与你配合很默契,很合得来;你愚笨,他就愿意帮助你,这种心理状态对你非常有利。
全世界最伟大的矿冶工程师赫蒙,他一生的故事都很动人。当他耶鲁大学毕业,又在德国弗莱堡修完硕士后,回国找第一个职业的经过就很有趣。当他去找美国西部的大矿主赫斯特时,就利用了一个巧妙的策略而获得了职业。
赫斯特是一个脾气执拗、没有学历又不相信文凭的人。他向来不信任那些文质彬彬又专讲理论的工程师。因此粗狂执拗地对赫蒙说:“我之所以不想用你,就是因为你曾经是弗莱堡的硕士,你的脑袋里装满了一大堆没用的理论。我可不需要什么文绉绉的工程师。”
赫蒙说道:“倘若你答应不告诉我的父亲的话,我想告诉你一个秘密。”赫斯特就答应他了。赫蒙一本正经地说:“我在德国其实一点也没有学到什么,我是在那里白混了三年。”于是赫斯特笑嘻嘻地说道:“好!很好!明天就来上班吧!”
赫蒙怎么能够在一个非常固执的人面前轻易地达到目的说穿了,他就是应用了这个“以低姿态出现在别人面前”的策略。如果你以高姿态出现,处处高于对方,咄咄逼人,对方心里会感到紧张,就会感到低你一等,而且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相互之间的和谐关系就难以形成。
有些人为了突出自己,把自己的长处挂在嘴边,在无形之中贬低别人,抬高自己。这样,在无形之中,就为自己设置了许多障碍,增加了交往办事的难度,有时还会因为自己的傲慢吃下苦头。
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过于谦虚就是缺乏智慧,虽然那也许是一种美德。如果你过于谦虚甚至自贬,就无法得到应有的尊重。真理是不骄傲的,但也不要谦虚至伪。诚信是第一财富,正法是第一坦道,实语是第一妙味,智慧是第一生命。顺从真实的自我,才是对自己对别人的真诚。
25、快乐和痛苦都不是永恒的
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人类常常徘徊在痛苦和快乐的边缘,小心地迈着自己的脚步。原以为它们中间有着遥远的距离,未曾想到二者却相依为邻。于是,拥有快乐远离痛苦成了我们一生的愿望。
第24节:三、心正则行为正(6)
然而,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我们追求的快乐是那么的短暂,痛苦又不请自来。快乐不是永恒,痛苦只是过程!世间没有永远的快乐,就像这世间没有永远的白天一样。世间也没有永远的痛苦,好似这世间没有永远的黑夜一样。
生活中,快乐甜甜,也不乏痛苦连连。快乐时无需大喜大乐,因为快乐的长度并不长;痛苦时亦无须大悲大痛,因为痛苦的长度也不长。生活的内容很多,我们不可以全部拥有。能让我们快乐的事情也同样能让我们痛苦,所以我们不要因为得到而欣喜若狂,也不要因为失去而痛苦不堪。
有个年轻人与情人约会,他来得很早,就在树下转来转去。这时候,一位白眉垂肩的老禅师来到他身边,拿出一枚纽扣对年轻人说:“你将纽扣向右一转,你就能跳过时间,要多远有多远。”
年轻人想,我该不会真遇到罗汉大仙了吧他试着将纽扣一转,情人出现了,正向他递送秋波。他心里想要是现在能进行婚礼,那就更好了。他又转了一下,隆重的婚礼,丰盛的酒席,他和情人并肩而坐,周围管乐齐鸣,悠扬醉人。他抬起头,盯着妻子的双眸,又想现在要是只有我俩该有多好。他悄悄地转动了一下纽扣,立刻夜阑人静……
他飞速地转动纽扣,他有了儿子,后来又有了孙子,转眼间已是儿孙满堂。然后又四处为官,到处受人吹拍,年轻人真是喜上心来!纽扣转到最后,年轻人已是老态龙钟,衰卧病榻,几个不孝儿孙把家产挥霍一空,还狠心地把他扔到荒郊野外。又饿又累的老人终于仰面跌倒,被乌鸦老鼠咬成一堆破烂。
年轻人看得头皮发麻,心底直冒冷汗,像泄了气的皮球。正当他万念俱灰的时候,禅师收回了纽扣,于是年轻人又回到了那棵生机勃勃的树下,继续等待着他可爱的情人。
世俗的快乐找不到永恒的幸福,因为时间使任何东西都是无常的。看过特洛伊战争“木马屠城记”故事的人,都会记得特洛伊是怎样被毁灭的。特洛伊人与入侵的希腊联军作战,双方互有胜负。后来联军中有人献计,假装全部撤退,留下一匹大木马,并将勇士藏在马腹内,其他的主力部队躲在附近。特洛伊人望见远去的舰队,以为敌人真的撤退了,于是在毫无防备下将木马拖入城内,歌舞狂欢,饮酒作乐。就在他们睡梦时,木马中的敌人纷纷跳出,打开城门,里应外合,于是特洛伊灭亡了。
从这个故事中,可得到两个宝贵的教训:一是得意时不要高兴太早,否则失意马上就到;二是失败也别灰心,危机即转机,失败后面就是成功,遇到挫折时要咬紧牙根,坚忍自强,逆境便将过去,雨过天晴,前程一片光明。当你快乐(成功)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失败)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快乐不长久,悲伤有尽头。得意时不可贪恋,失意时不可气馁。谁能说得到就一定是福,失去就一定是祸?乐极生悲、因祸得福的事是常常发生的。因为喜欢而拥有,就拥有了快乐;因为喜欢而失去,就失去了快乐。在你拥有快乐的同时,你也就拥有了怕失去快乐的恐惧。而在你失去的同时,你也就没有了这份恐惧。
世上没有永远的赢家,也没有永远的快乐。没有永远的幸福,也没有永远的痛苦。没有永远的快乐,也没有永远的痛苦。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活,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活,因为生活原本是美丽的!要学会怎样去拥有一份快乐,这是生活中很重要的事。
境由心造。顺和逆在心中都可以是短暂的,永久的只有自己的好心境。唯其超脱,我们方可成为幸福的真正主人!
26、忌妒是一把烈火
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忌妒是心中的一把烈火,一旦点燃就会将整个人的理智都吞灭了,滋生毁灭破坏的恶力。
佛说: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健康,人生最可怜的是忌妒,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人生最大的幸福是放得下。忌妒是普遍存在的,所以说,这个世界可怜的人很多。
第25节:三、心正则行为正(7)
忌妒是邪念心魔。李斯因忌妒同学韩非的才能,向秦王进谗言而致韩非死在狱中;庞涓因忌妒孙膑的学识超过自己,用毒计陷害孙膑,使孙膑致残。如以佛家妙语悟之,李斯、庞涓都是极可怜的人,他们纵然阴谋得逞于一时,但最后都不得善终。
忌妒是一种病,患忌妒病的人,一生都不得安宁。他们今天害怕某人超过自己,明天又担心某人走在他前头,终日生活在一种可怜的病态之中;相反,历史上真正功成名就的人,都以忌妒为可耻。
欧阳修是北宋文坛领袖,他当年识拔后生苏东坡,有人便对欧阳修说:“苏东坡才情极富,若公识拔此人,只怕十年之后,天下人只知苏东坡而不知欧阳修。”但欧阳修一笑了之,依旧提拔苏东坡。后人更加崇敬欧阳修。苏东坡脱颖而出后,更是感恩在心,他为欧阳修写的悼文,名动千古。
有句话说得好:善事易为,恶事难成。当别人强于自己时,就使用卑鄙的手段来攻击别人,这不是君子所为。不嫉妒别人,没有奢求的心理,这才是一个光明正大的人。
春秋时期,郑庄公约定齐、鲁二国,一同攻打许国,出征之前,先在国中行告天之礼,并且特制了一幅方一丈二尺,竿长三丈三尺的大旗,置于铁车上,并命令有能举大旗行走者,作为前锋,并赐以战车。大夫瑕叔盈首先举起这面大旗,接着颖考叔奋力将大旗拔起,挥舞起来,周围观看的人无不惊服。
郑庄公就把车赐给了颖考叔,不料子都觉得也能舞旗,坚决要与颖考叔争夺,两个人互不相让,甚至拔剑相向,要用武力解决。幸亏郑庄公从中进行了调停,三人都得了赏赐的战车才算完事。
到了七月,郑庄公举兵讨伐许城,攻打了两天都没有攻下来。到了第三天,颖考叔奋勇举起大旗,率先跃上城墙。子都嫉妒颖考叔的功劳,在后面发箭射死了颖考叔,结果郑军几乎大败。瑕叔盈愤怒之极,接着也举起大旗登上了城楼,众军望见大旗,个个奋勇争先,攻下许国的国都。
郑庄公班师回国后,重赏了瑕叔盈,并十分怀念颖考叔,深恨暗中伤害颖考叔的人,却不知道究竟是何人暗中伤害了颖考叔。于是就派随征的各个将士宰鸡犬猪羊,召巫师为文,念咒语来诅咒这个暗害颖考叔的人。受到诅咒的公孙子都,蓬头垢面来到郑庄公面前,跪地哭诉事情的经过,说完即以手自扼其喉而死。
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忌妒是心中的一把烈火,一旦点燃就会将整个人的理智都吞灭了,滋生毁灭破坏的恶力。整日想要谋害别人的人,损人利己,不仅不能够如愿,有时还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丧失人格,给自己的人生路上留下不可弥补的遗憾,实在是可悲可叹。
佛佗教人戒我慢心,就是为了不让人产生忌妒心。喜欢跟别人比较,看到别人超过自己的地方就心有不满,甚至发起嗔恨而造出言语、行为上的过失,这是忌妒心的特点。忌妒往往起自厌恶别人超过自己,它跟我慢一样,起自我执。
如果把你所接触的人的每一个优点都视作你忌妒的对象,对这些人都充满了敌意,那么你还有什么快乐可言呢?你将会时时陷入在痛苦之中,也会让你一生都陷入在痛苦之中,那你就将会是一个不幸的人。
忌妒是每个人心中的一个蛊毒,慢慢地在心里面培养,吞掉心中的智慧,吞掉心中的慈悲,在骨头中生长。如果我们一再地用忌妒来豢养自己的心,那么,我们终将被自己的不知足所吞噬。
忌妒是火,是弱者的激情;仁慈是水,是强者的理智,是忌妒的缰绳,让忌妒不会如野火蔓延,不至于伤害他人。做人应以强者的姿态,以理智、以道德、以大局为重,以竞争心、进取心改造和取代忌妒心,用奋斗的光明驱散忌妒的阴影。
第26节:四、修慈悲结善缘(1)
四、修慈悲结善缘
27、慈悲是你最好的武器
武器只能制伏人的行为,无法改变人内心的邪恶;而慈悲却能震撼人的心灵,净化人的身心。
如果说世界上还有什么比刀枪武器、权位势力更有力量和震撼力的话,那就是慈悲。佛即慈悲,释迦牟尼佛这个名号,释迦表“仁慈”之意,牟尼表“清净”之意。佛祖慈悲,可以超度众生,给人快乐,拔除众生的痛苦。
佛的慈悲力量威猛无比,远胜一般的武器。因为武器仅能威吓人于一时,而慈悲的力量却能绵延至远,无穷无尽。武器只能制伏人的行为,无法改变人内心的邪恶;而慈悲却能震撼人的心灵,净化人的身心。
人类所以挥动武器,策动战争,主要原因是内心的贪与嗔;而慈悲却能消灭人心的贪嗔。所以,慈悲何止是有益世道人心的良方,是救急扶危的圣药,简直是杀人武器的克星,人类的救星。今后人类前途的安危与苦乐,实在维系于人心的慈悲。从这个意义上讲,慈悲是你最好的武器。
梦窗国师有一次搭船渡河,要到信徒家里做佛事,当船正要离岸时,有位带着佩刀、拿着鞭子的将军,站在岸边大声喊道:“喂!等一下,载我过去!”
全船的人说:“船已经开了,不可以再回头。”
梦窗国师说:“船家,船还没有走多远,给他方便,回头载他吧!”
撑船的人看到是一位出家人说情,就回头让那位将军上了船。哪里知道这个将军一上船,看到船里坐着一位出家人,就拿起鞭子抽打梦窗国师说:“和尚!闪开一边去,把坐位让出来!”
这一鞭重重地打在梦窗国师的头上,血汨汨地流了下来,国师一言不发把位子让了出来。大家看了都非常害怕。船开到对岸,梦窗国师跟着大家下了船,走到江边,默默地把凝结的血块洗掉。
这位蛮横的将军觉得对不起梦窗国师,于是上前跪在国师面前忏悔,国师心平气和地说:“不要紧,出外人心情总是急躁些。”
是什么力量降服了这位骄慢粗鲁的将军?是慈悲的力量。慈悲的力量可以化解嗔恨为和平,转变暴戾为祥瑞。在慈悲之前,顽石也会点头,强盗也能感化。
日本空也上人出外弘法时,经过一条山路,突然蹿出凶狠的强盗,拿刀向他要过路费。空也上人看了之后,不觉掉下眼泪,强盗们一看哈哈大笑:“这么一个贪生怕死的出家人。”空也上人回答说:“我是想到你们,年轻力壮不为社会做有意义的事,却成群结党去打家劫舍,眼看将来就要堕入地狱去受苦,我替你们着急才流下眼泪。”强盗们听了空也上人如此慈悲的言语,终于抛弃贪妄嗔恨的心,后来成为空也上人的弟子。
无论如何强暴斗狠的土匪强盗,在慈悲之前,也会被感化成柔顺善良的百姓,慈悲的力量真是无坚不摧、无难不克。慈悲是人的情感的一脉活水,漾开来洗刷了多少纠结的私欲。它带着温度,融化了多少冷酷的灵魂。出家人要慈悲为怀,凡尘俗世中更需要慈悲,唯有慈悲为怀,我们的生活才能充满爱和阳光。
曾经亲眼看到一个小女孩用两只手狠狠地拧一个比她更小的男孩的脸,小男孩的脸被拧得青一块紫一块的,却只是瞪着大眼睛看着拧他脸的女孩,不反抗也不还手。我的心狠狠地揪了一下,赶紧劝说小女孩,小女孩狠狠地瞪了我一眼,悻悻地走了。我问小男孩,你为什么不反抗?小男孩只说,她没有妈妈了。
我的心似乎被重重地捶了一下。说的多好,多么懂事的孩子,就因为她没有了妈妈,他由于同情,就不计较她的无理,忍受着她给他的伤害。小小的年纪就有如此的胸襟和肚量,更重要的是有一颗仁慈之心。
佛陀的慈悲,曾经让众生得到庇护安乐。每个人都有慈悲为怀的责任和义务,社会是我们大家的,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每一个人的维护,用我们慈悲的心让爱传递下去。每个人都能够心存感激,慈悲为怀,这个世界将不再有寒冷和黑夜!
28、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
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人类有一种消极的情感叫仇恨。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的人被仇恨左右着自己的意志,被仇恨烧毁了自己的理性。仇恨使人失去理智与原本善良的本性,仇恨使人变得心胸狭窄和冷若冰霜,使人丧失了对真善美的追求,变得自私与冷漠。
第27节:四、修慈悲结善缘(2)
仇恨是一把无形的剑,可以把人的心灵扭曲成丑陋的畸形甚至失去人性。其实有时只是一点误会而已。人应当忘记仇恨,因为仇恨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有的人仇恨的感情不能淡忘,有时甚至比爱更强烈了。
一位有些名气的女歌手,失恋后的怨恨和报复心使她的面孔变得僵硬而多皱。她去找一位著名的化妆师为她美容,这位化妆师深知她的心理状态,中肯地告诉她:“你如果不消除心中的怨和恨,我敢说全世界任何美容师也无法美化你的容貌。”这句话值得我们沉思。满腔的仇恨对自己又何尝不是大大的伤害和折磨呢?
如果我们心中充满了怨恨,那么就会没有愉悦的心情,而且更会损害健康,于是受伤害最大的还是自己。怨恨只能是一种无能之举,假如别人伤害了自己,千万不要只会怨恨,关键是要学会宽容,并避免被别人再次伤害。
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老是念念不忘别人的坏处,实际上最受其害的就是自己的心灵,搞得自己痛苦不堪,何苦呢这种人,轻则自我折磨,重则可能导致疯狂的报复。既往不咎,才可甩掉沉重的包袱,大踏步地前进。人要有点“不念旧恶”的精神。
宋代的王安石对苏东坡的态度,应当说也是有那么一点“恶”行的。他当宰相那阵子,因为苏东坡与他政见不同,便借故将苏东坡降职减薪,贬官到了黄州,搞得他好不凄惨。然而,苏东坡胸怀大度,根本不把这事放在心上,更不念旧恶。王安石从宰相位子上垮台后,两人关系反倒好了起来。他不断写信给隐居金陵的王安石,或共叙友情,互相勉励,或讨论学问,十分投机。
唐朝宰相陆贽有职有权时曾偏听偏信,认为太常博士李吉甫结伙营私,便把他贬到明州做长史。不久,陆贽被罢相,贬到明州附近的忠州当别驾。后任的宰相明知李陆两人有点私怨,便玩弄权术,特意提拔李吉甫为忠州刺史,让他去当陆贽的顶头上司,意在借刀杀人。不想李吉甫不记旧怨,上任伊始便特意与陆贽饮酒结欢,使那位现任宰相借刀杀人之阴谋成了泡影。对此,陆贽深受感动,便积极出点子,协助李吉甫把忠州治理得一天比一天好。李吉甫不图报复,宽待了别人,也帮助了自己。
俗话说:“冤冤相报何时了。”我们可以不原谅自己,但要原谅别人,更不能有快意恩仇的报复之心。当报复心驾驭了人的灵魂时,人就无法控制自己。从这一刻起,报复者就自己为自己判了无期徒刑。报复是一件可怕的事,表面上看似乎是快意恩仇,但是,报复往往是一柄双刃剑,它在将剑刺进对方身体与心理的同时,也伤害了自己。
不是所有的仇恨都像石头,可以在固执中垒成山,筑成堰,拒绝一切。更多的时候仇恨像是冰,像是气球,只是彼此间的温度变化和一时之气形成的暂时现象而已!仇恨如同大自然里有时无法完全避免的石头与石头的撞击,由于处理的方式不同,所得结果也截然不同。人,不能因为无休止的仇恨将自己变成一块毫无理智的石头。
不是所有的仇恨都有记住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既然不是所有的仇恨都像石头,那么它就不会永远存在。不会永远存在的东西,我们为什么还要刻意去把它放在永远的心上呢?!
29、能救人的人就做菩萨
能救人的人就做菩萨。把握一日的付出,即是一日的菩萨。
佛曰:“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浮屠即佛塔,造塔的功德很大,但为死去的人造塔不如“救人一命”的功德更大。佛陀鼓励人们,要奋不顾身去援救面临死亡威胁的人。
《正法念经》上说:“造一所寺,不如救一人命。”证严法师说:“能救人的人就做菩萨。把握一日的付出,即是一日的菩萨。”积功德莫过于救人,当一个人遇到生命危险,或者心性迷失走向不归路时,我们要出手相救。
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阿难,在摩揭陀国一片林子中,见一小和尚在念经,不少地方都念错了,他就走上前指正。小和尚冷笑道:“你是不是老糊涂了这是我师傅正当年亲口所教,决不会有错。”阿难受此刺激,决计离开摩揭陀国,去毗舍离城。
第28节:四、修慈悲结善缘(3)
正在渡恒河时,摩揭陀国国王率数千兵马急速赶到,要请阿难回去。毗舍离国王听说阿难前来,十分高兴,又听说摩揭陀国国王带兵来追,便也带来大队人马,准备把阿难抢回去。摩揭陀国军队驻扎在南岸,毗舍离国军队驻扎在北岸,两军相对,杀气腾腾。
阿难恐怕一场残杀因自己而起,便从舟中腾空而起,化为火球寂灭。尸骨一分两半,一堕南岸,一堕北岸。于是二王各得一份,举军恸哭,不再相争,各还本国,建塔供奉。
佛家有语云: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为了平息一场残杀,阿难不惜自焚,最终分身二国,一半堕南岸,一半堕北岸,这与当年释尊割肉喂鹰一脉相承。阿难的死平息了一场战争,而且使战争的双方能从中感悟到佛家慈悲的精神,受到一次深刻的教育。
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来到荣西禅师面前,向他哭诉:“我们家已经好几天揭不开锅了,上有老人需要供奉,下有孩童需要照顾,一家人眼看就要饿死了。师父慈悲,救救我们吧,我们一家人将永远记得师父的恩德。”
荣西禅师面露难色,虽然他想救这家人,可是连年大旱,寺里也是吃了上顿没下顿,让他如何救这可怜的穷苦人呢?荣西禅师一时束手无策。突然,他看到了身旁镀了金的佛像。思索片刻后,他便毫不犹豫地攀到佛像上,用刀将佛像上的金子刮下来,用布包好,然后交给乞丐,说道:“这些金子,你拿去卖掉,换些食物救你的家人吧!”
荣西禅师的弟子忍不住说:“佛祖身上的金子就是佛祖的衣服,师父怎可拿去送人!这不是冒犯佛祖吗?不是对佛祖的大不敬吗?”
荣西禅师义正词严地回答:“你说得对,可是我佛慈悲,他肯用自己身上的肉来布施众生,更何况只是他身上的衣服呢!这正是我佛的心愿啊!这家人眼看就要饿死了,即使把整个佛身都给了他,也是符合佛的愿望的。如果我这样做要入地狱的话,只要能够拯救众生,那我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做善事、有慈悲心不是嘴上说说就可以的,而应该付诸于行动。信念应该体现在行动上,而不必拘泥在表面形式上。如果只是流于形式地表现出对某种信念的坚持而忽略了信念的本质,那么对于这种信念的坚持也无非是种虚伪的表现。
曾经看到一篇新闻:一名10岁左右的女孩儿玩耍时掉入深水中。河岸边有二三十名路人围观,只有两名男子毫不犹豫地跳入水中,女孩儿最终得救了。这两名救人者事后悄然离去。一个星期后,有人证实,见义勇为的这两个人其实是小偷。
很多人在围观居然没人下河去救人,但是下河救人的居然是我们大家平时都嗤之以鼻的小偷。两个小偷救人后逃也似的离开,竟然是因为知道旁边有很多人知道他们是小偷,怕别人对他们指指点点。做小偷可能有他们的原因和理由,但救人不需要理由。做小偷是可耻的,但不救人的人无论怎样高贵都是更可耻的。
冷漠和袖手旁观并不违法,但就良心而言,不愿伸出援助之手,即使不违法,也是不可原谅的。法律虽然没有要求我们去爱别人,但不肯用实际行动来表达爱是不合情理的。一个人心中冷漠无情,没有了人性,这与动物又有什么区别
30、举手投足也要存有一分善念
土地不耕种,则必杂草丛生。所以行善要日日行、时时行,不断去行。哪怕是举手投足也要存有一分善念。
修行是一个人毕生的功课。修行是一种心性的锻练,透过观照,去防非止恶,开发一切善法,达成圆融的精神世界。
证严法师说:“心田要多播善的种子,多一粒善的种子,就减少一棵杂草。”修行的重心就是不断地调适自己,修正错误行为,日臻其善。
有一天,当佛陀在莲花池畔漫步时,凝望着澄澈的池水,突然看到了地狱里的景象,有无数的众生,在地狱的血池里浮沉哀号着。佛陀悲悯地看着浮沉哀号的众生,想着他们的无知和罪业,不禁叹息着。
这时,他特别注意到一位叫“健达多”的恶人。健达多在过去的一生中,杀人放火,无恶不作,终因恶贯满盈而堕落地狱。佛陀悲悯他,想将他从地狱中解救出来,但在遍察他宿世的因缘后,发现几乎找不到任何半点的善行足以让他得到救赎。
后来,总算找到了他的微小善行。原来,那是在久远前的某一世,当有一天健达多走在路上时,有只小蜘蛛也在路上爬行。健达多发现了,本想一脚踏死它,当刚要举足时,忽然心中生起一个善念。他心想:小蜘蛛也不犯我,不如放它一条生路吧!就这样,善念一起,小蜘蛛就从他的脚下死里逃生了。
当佛陀观察到这个善因缘后,发现那只蜘蛛正停憩在极乐世界美丽的花叶间,于是佛陀抓起银色的蜘蛛丝,从极乐世界徐徐地放到地狱里。
当健达多在黑暗的地狱中挣扎浮沉时,突然抬头看到在黑暗的上空有一丝银色的亮光,从他的头顶缓缓降下来。他如获救星般赶紧用双手抓住蜘蛛丝,奋力地往上爬。等他爬到中途稍事休息时,突然看到蜘蛛丝的下方有无数的地狱众生,也正攀爬在蜘蛛丝上。
健达多看见后,不禁惊慌和愤怒,心想:这么细小的蜘蛛丝怎么负荷得了众人的重量,万一蜘蛛丝拉断了,我不就万劫不复、永无解脱之期了吗?于是伸脚把尾随而来的同伴一个一个踢了下去。当健达多用力踩踢同伴的时候,突然蜘蛛丝从空中断裂,健达多和所有的地狱众生一起掉入黑暗无底的地狱之中,再度接受地狱无尽的熬烤之苦。
佛陀看了,轻轻地叹息着。佛陀的叹息,也是我们的叹息。一念善,可以让健达多有缘得以脱离地狱苦海。一念恶,也可以让健达多重新沉沦地狱苦海!如此,我们还能轻易忽视任何一个微小的念头或因缘吗?
修行不在大事上,而是反映在那些我们漫不经心表现出来的细节上,同时也是我们利用外在的一举一动来传达我们内心的一种方式。土地不耕种,则必杂草丛生,所以行善要日日行、时时行,不断去行,哪怕是举手投足也要存有一分善念。
走在大街上你会发现很多好人好事。一老翁在路上摔倒,一青年赶忙上前将其扶起,老翁连声道谢并向人称赞:“我今天遇到了好后生。”这是发自内心的感谢。一个问路司机,车开出去十几米远了还在向指路人招手致意。这是无声的道谢。一顾客购物时退还了商家多找给他的钱。商家说:“你真是个大好人。”这是提升对方人格的道谢。现在社会上做这些微小善事的人越来越多了,这是关系到社会文明的大事。
《易经·系辞传下》上说:“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勿以恶小而为之,一个人犯错误,也往往是从并不起眼的小事开始的。坏事虽小,但它能腐蚀一个人的灵魂,日积月累,就会从量变导致质变,最后就会跌进犯罪的泥坑,成为可耻的罪人。
佛言:“即心即佛。”又说:“非心非佛。”人的心灵时时都在受到污染,物欲横流,人心不古。做人时时都要修心修德。不做恶事,哪怕是最小的恶;多行善事,虽然是最小的善。这是一种修身修德,自我提升。善心的培养是由内而外的修炼,一旦形成良性循环,会把我们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31、学会宽恕,学会放下
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佛说:要学会宽恕,要学会放下。学会忘记,学会放下,学会宽恕别人,是对自己的一种解脱。只有宽恕,放下,才能以更好的姿态继续向前生活。如果不原谅他人的过错,心灵就会被怨恨占据,受伤害的终究还是我们自己。
有两个戏剧学院的同学,毕业后一起进入演艺圈,他们都很有才气,在学校的时候就显得与众不同,两人虽然彼此惺惺相惜,却也因好强而暗中较量。虽然两人同时毕业于戏剧学院,但一位是导演系的,一位是表演系的,因此入行后,一位当导演,一位做演员。
经过一段时间努力,两人在工作岗位上都表现得很出色,也各自拥有了一席之地。有一次,刚好有部电影可以让他俩合作,基于两人是要好的同学,而且心里对彼此的才能和需求都非常了解,所以爽快地答应一起合作。
这个导演对于演员一向要求比较严格,所以在拍戏的过程之中,虽然是自己的同学也毫不客气地加以指责。而已经是名演员的老同学也有自己的见解和个性,所以片场的火药味总是很浓。
有一天,导演因为几个镜头一直拍不好,不禁怒火中烧,对着自己的老同学大发脾气,一句重话马上脱口而出:“我从来没见过这么烂的演员!”名演员一听,脸色苍白地愣住了。他走到休息室,不肯出来继续拍戏。
经过众人的劝说,导演摸着鼻子走到休息室,对老同学说:“你知道,人在生气时,难免会口不择言,可是冷静下来想了想……”名演员一听,对方是来道歉的,不禁头抬得高高的。导演一见他那副模样,竟然支支吾吾讲不出后面的话来,过了半天才突然说:“我想了想……还是觉得你是个很烂的演员!”
此话一出,后果可想而知了,名演员退出了这部电影,两人从此绝交。两人在演艺圈奋斗一生,年华渐渐老去。直到名演员患了重病,临死前要求见导演一面。导演听了急忙赶到医院,在名演员咽下最后一口气前,才泪流满面地对他说:“我发誓,你是我这辈子所见过的最好的演员!”名演员注视着老同学,含笑而逝。两人多年的心结,虽然终于冰释,只可惜太晚了。
仇恨让人变得愤懑、丑陋、狭隘、思维停滞。放下仇恨才能心安理得、心胸坦荡,才能重获快乐的心境。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剔除心中的仇恨,是宽恕别人,也是放过自己。心中放下了仇恨,也就没有了负面情绪的困扰;心中放下了仇恨,人才能变得平和、安详、轻松、自在、积极向上、充满阳光。放下了仇恨,人才能从内心深处散发出一种恬淡、从容、自信。
在仇恨的岁月里,最痛苦的不是你憎恨的那个人,恰恰是你本身。在有限的生命里,你拿出多少时间来仇恨?又分给了快乐多少时间?别让憎恨荒废了自己大好的时光。仇恨是一副重担,只有放下这重担,才会如婴儿般初看这个世界。
心中有恨,永远不如心中有爱的人明净快乐。宽恕他人的过失,便是自己的荣耀。宽恕就像是一把无形的梯子,帮你爬升到另一个更高的层次。为了轻松地步入向前生活的轨道,让我们学会宽恕,学会放下,做到宽容,人性中没有无法释怀的。
我们要学会放下不必要的执著,以佛陀的知见启发我们内在的智慧,如此,我们才能真正得到解脱,一切事物才能真正得到明确的答案,一切的疑难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使我们豁然开朗。
宽恕一个人比去爱一个人更难,要付出更大的勇气。能够做到宽恕他人,在我们的有限生命中,一切才有可能变得完美、圆满。
32、行善要及时,功德要持续
行善要及时,功德要持续。如烧开水一般,未烧开之前千万不要停熄火候,否则重来就太费事了。
修行是点滴的功夫,要有耐性,一直保持一颗行善的心。《大慧普觉禅师语录》上对人们提出警告:“有一种人,早晨看经、念经、忏悔,晚间纵口业骂詈人,次日依前礼佛忏悔。卒岁率年,以为日课。殊不知,梵语忏摩,此云悔过,谓之断相续心,一断永不复续,一忏永不复造。”
修行就是学会文明地生活,文明的生活就是于己于人都有健康向上的意义的生活,或者说是逐渐远离一切过失、远离一切违背生命与自然规律的生活。修行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是人人应有的生活修养。行善要及时,功德要持续。如烧开水一般,未烧开之前千万不要停熄火候,否则重来就太费事了。
从前,有一位善良的农夫发现他的芋头地里有人用手挖过的痕迹,心想:“这不好,会伤到手。”于是就在地头放了一把锄头。
有一次,当农夫回家时,看到一个牧童将牛赶到他的麦田吃大麦,他就对那孩子说:“这里的大麦还没成熟,你应将牛赶到那边吃已经成熟的大麦。”牧童飞快地赶着牛跑开了。
又有一次,农夫换麦以后一路念佛回家,不料后面跟着一个坏蛋,这个人看见了农夫换麦得来的金币。农夫知道他身后有一个人,就说:“我身上的东西,你想要的话可以给你,但你必须跟着我,听我讲故事。”于是,两人一路走着,农夫讲了很多佛的故事。
回到家中,农夫邀坏蛋吃晚饭,并留他过夜,犹如招待客人一样。第二天,他还替坏蛋准备了食粮,并给了他一些钱。为了避免别人发现行踪,农夫叫他趁早离开,临走之前,坏蛋跪下来向农夫磕头,并发誓重新做人。农夫的善心拯救了一个迷途的人,可谓功德不小。
在这个世界,善意总是多于恶意的。一所大学的研究结果显示,一种真正以善意的态度可以引起对方善意的反应。仁爱之举,人人都能做到,不分高贵与低微,不分富有与贫贱,重要的是要有一颗随时准备行善的心。
第31节:四、修慈悲结善缘(6)
与人相处,时时培养仁爱的胸襟,处处表现出人情味,在正常的情况下这是不难做到的。但是,一旦自己受到损害,该当如何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在广岛纪念医院生了一个儿子,天生没有头盖骨,要动手术,即使成功儿子也会智能不足。大江健三郎很是伤心,心想这样的儿子不如不要,暗自期待手术失败,一了百了。
他和医院院长聊到自己的心情,院长以自己的经验劝慰他,表示这所医院当初兴建是为了治疗遭到原子弹伤害及受到辐射线感染的病患,曾招募了全日本最有爱心的医师来服务。大江健三郎于是接受了天生障碍的儿子,而且录下了许多大自然的声音,让儿子聆听、吸收。自幼吸收美妙的天籁之音,他儿子长大后成为有名的作曲家,所作的曲子可以治疗失眠症,助人很快睡着,因此畅销日本。
后来,大江健三郎得到诺贝尔文学奖。在领奖时,他叙述了他儿子的故事,并很幽默地对来宾说:“你们如果睡不着觉,就买我儿子的CD听,再睡不着,买我的小说去看,那就一定睡着了。”
很多时候,人总是先考虑是否对自己有好处后再去做事,这种心态应该调整。人活在这个世界上,要能为他人做点有益的事情,怀着一颗善心,把善良当成一生的信念,要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这世界上的一草一木,问心无愧地活着,这才是一种活的境界。健康快乐地过好每一天,这才是最重要的。
当初僧人问崇慧禅师:“什么是和尚您利益人的精神”崇慧禅师答道:“就像一场雨水滋润于山,换来一片青翠秀色。”润一座山,你的眼睛就可以欣赏一片青翠秀色;帮助一个人,你的心中就会荡起幸福之波。只要你多种一块福田,心中就会多收获一片美景。
第32节:一、一切功德从清净心来(1)
得定:清净生智慧
学佛修行的目标是开大智慧成道,要开智慧先须得定。得定就是“六根涉境,心不随缘”。若不得定,对境迷乱,为境牵引,覆障本性,怎能开得出智慧?定就是清净心,能在一切顺逆境界中修自己的清净心,不为人事环境所干扰、所污染,那你的道业就成功了。
一、一切功德从清净心来
33、修行要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生活就是修行,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甘于寂寞的人永远不会寂寞,不甘寂寞的人才会永远寂寞。
孤独是人生的难题,寂寞是人生的常客。人生来就是孤独和寂寞的个体,当你日趋成熟后,寂寞会跟你贴得更近,它是随时都会偷袭你的具有天使品质的魔鬼。若你能体验寂寞,品味寂寞,那是你的幸福,你应该甘于寂寞。
生活就是修行,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甘于寂寞的人永远不会寂寞,不甘寂寞的人才会永远寂寞。因为不甘寂寞而忙碌了一年,但一年下来,却是疲惫万分与寂寞。所以,还是甘于寂寞,让心沉静下来。
有一个小和尚,当初来剃度的时候信誓旦旦地向老和尚表示皈依佛门,但才念了不到一个月的经就受不了寺院的寂寞,还俗去了。两个月后,他又说忍受不了红尘的喧哗浮躁,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要求重入佛祖门下。老和尚一时间心软,就答应了。三个月后,他又嚷嚷说佛门冷清留不住人,又一次开溜。
这样闹腾,到今天他上山来“皈依佛门”已经是第六次了。这让老和尚很是烦恼。突然间老和尚恍然大悟,终于想出了一条妙计。老和尚把他叫来,对他说:“这样好了,你干脆不用信佛,脱掉袈裟;也别到红尘厮混,做个俗人。不如就在半山腰的凉亭那里开个茶馆,也省得两边跑这么麻烦。”
那人听了高兴得不得了,还真的在凉亭那儿开了个茶馆,讨了个老婆,开开心心地过活起来。老和尚实在是高明,像这种半拉子的还俗和尚也只能安排他做半拉子的事情。
宁静致远,澹泊明志,是极高远的心态。耐不住寂寞,就不会有这样的境界。曾经怀疑,世上是否真有经得住寂寞的人。越是伟大的人,越是对寂寞充满恐惧。金钱、地位,说来都是人们不甘寂寞的毒药,它的后果使人难以抵御。
寂寞,实际上也是一种蓄势。猛兽在捕猎之前,都要静悄悄地占据一个有利地形,然后耐心地等待最合适的时机,才能一蹴而就。做人要学会在忍耐中等待时机,能够耐得住寂寞。寂寞是一种美好境界,寂寞是养生之道,寂寞是成才之路,寂寞是修养之法。大凡智者,无不甘于寂寞。
盛大公司总裁陈天桥,在1993年以优异的成绩从复旦大学提前毕业,被分配到陆家嘴集团公司,每天在一个小房间里放映有关集团情况介绍的录像片,一放就是10个月。10个月里,陈天桥根本无法去跟别人谈论自己的远大理想,也没办法在简单的放映工作中施展他的才智和抱负……他第一次体验了人生巨大的落差,品尝到寂寞的滋味。
陈天桥的过人之处在于,他很快就意识到寂寞也是磨炼意志的绝佳机会。这段时间,他潜心读了很多书,形成了他后来独特的管理风格的基础。10个月之后,正赶上集团下属的一家企业有个干部挂职锻炼的机会,集团选定陈天桥担任那家有着200多人企业的副总经理。在挂职锻炼期间,来自复旦大学经济系的教育使他拥有出色的战略眼光,而寂寞的锤炼让他克服了一般年轻人好高骛远、不脚踏实地的缺陷。
“我认识到,无论有怎样的抱负,首先是要社会接受你,而不是你去要求社会来适应你,这是当时一个很大的收获。”陈天桥说,“在我当时这样一个年纪,这样一个背景,我能耐得住10个月的寂寞,躲在一个小房间里放录像,我自己感觉这对后面的年轻人还是有所启示的。很多年轻人觉得自己如何如何,要干这个,要干那个,但无论干什么,首先要适应环境,而不是等着环境来适应你。”
寂寞是一种内敛的品质,这样的品质,需要极大的智慧和定力,才能约束自己的心灵,不被喧嚣的俗物所污浊。多看书,多一些独立的思想,多体验一下寂寞,人生的真谛,实际上就隐藏在极为平凡的事物中间。
避开浮躁,甘于寂寞,一步步向圣人接近。圣人就在最寂寞的地方。如果你是男人,就应是一座山,一座甘于寂寞而又伟岸的山。如果你是女人,就应是一条河,一条甘于寂寞而又温柔的河。
34、人生四宝,心有所栖
恬淡是养心第一法,安详是处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谦退是保身第一法。
现代人向往功名,看重物质生活要求,同时又追求清高出世的精神。在竞争的社会,工作生活快节奏,让人们疲倦压抑,越来越多的人向往清净安逸的环境,哪怕是短暂的歇息。可是,在一个喧嚣浮躁的时代,到哪里去寻找宁静的心灵栖息之地呢?
佛说:色声香味触五样东西染污了我们的清净心及本性。清净心就是真性,清净心就是佛性,就是自性。人性本来就是清净的,我们要在佛门净土中找回自己的本性。
弘一大师的《格言别录》上说:“恬淡是养心第一法,安详是处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谦退是保身第一法。”佛语蕴含着无限禅机,人也是灵性的生物,偶然拾得一句,便能参透半个人生。
恬淡是养心第一法。老子曰:恬淡至上,胜而不美。阮籍诗云:恬淡志安贫。恬淡不能给人外在辉煌,却能使人有内在的超越。平淡对得失,冷眼看繁华,畅达时不张狂,挫折时不失落,不献媚权势,不屈从钱财,坦坦荡荡,从从容容。
年届九旬的围棋名宿吴清源先生,半个世纪以前东渡扶桑,在日本棋坛上“横扫千军如卷席”,建立了长达15年“天下无敌”的辉煌业绩。吴先生一生淡泊名利,在精神世界方面可谓是无比富足,但在物质享受方面,先生却更像是位得道的高僧,一尘不染,甘于淡泊。
吴先生素来烟酒不沾,既不打麻将,也不玩高尔夫球,更不去追红逐绿、赛车赌马、游戏人间。尽管早已名满天下,但直到今日,他既没有积蓄起万贯家财,也没有自己的房产轿车,而是平静地与夫人寄居在日本东京闹市区的一座普通公寓里。除了读书之外,围棋就是吴先生平生唯一的事业与爱好。
恬淡是一种独到的意境和智慧,是成熟人生的表现,是生命的再造与升华,更是一种思想和文化修养的积淀。恬淡使人变得空灵而美好,在清净的每一天,即使很平淡,也透着幸福的味道。
安详是处事第一法。安详是一种优良的生命质地,是一块智慧的美玉。它与豁达宽容结伴,同宁静慈怀为伍,以成熟丰富为内涵。一个人能以安详的心态,从容地看天空云卷云舒,看地上花开花落,看世间人聚人散,这便是一种平和安详,也是人生最好的境界。
安详显示着一种成熟,一种智慧。真正的安详来自于内心。当生命的浪潮在自我的河床里奔腾不息、跌宕起伏后,必须重归平静,才能修炼安详,获得安详。寻求安详的人,应当懂得如何驾驭自己,如何与他人融洽相处。一个人能保持平静安宁的心态,他离成功已经不远。相反,心浮气躁、急功近利会导致浅薄和失误。
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海,一望无际,不知有多少蔚蓝被它占为己有;山,雄伟壮阔,不知有多少生机蕴藏其中。人心本应拥有比山和海更大的容量,才能存活于这复杂的环境。人活在这纷繁的世界上,常常会遇到一些矛盾,要积极地解决矛盾,首先要学会包容。包容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智慧。
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包容赐予我们的恩惠是多么珍贵。蔺相如对廉颇的包容,演绎了“将相和”的佳话;唐太宗对魏征的包容,成就了“贞观之治”的盛世;东汉刘秀化敌为友,终成帝业;韩信不计前仇,重用仇人,为世人敬仰。
在平凡的生活当中,包容就是一种境界。拥有一种包容的心态,就能做到雨来不惧,风来不动,雷闪不惊。在人生的河流上掌舵,左右自己的不是涌浪狂涛,而是心头包容的那份泰然。唯有包容,世界会更宽广;唯有接纳,生活才会更加精彩。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有一分谦退,便有一分受益处;有一分矜张,便有一分挫折来。宋朝慈受怀深禅师曾作了一首有名的诗偈:“万事无如退步眠,放教痴钝却安然,漆因有用遭人割,膏为能明彻夜煎。”大意是说,世间万事在应对进退上,没有以退为进更加高明;而在待人处世方面,大智若愚般带有少许糊涂,反而更能自在安然。所谓“麝因香重身先死,蚕因丝多命早亡”,才华横溢的人,若不懂得韬光养晦,反而时时显露,处处招摇,便容易招灾引祸。整首诗偈即是在教导世人要内敛、知谦退。
一般人只知道向前行进,却不知还有一个退步自保的世界,所以在世间的名利战场上,往往争得面红耳赤,碰得鼻青脸肿,撞得遍体鳞伤,甚至摔得粉身碎骨。其实,在佛法里,古德早就明示大众,人生有两个世界,一是前进的世界,一是回头的世界。如果能把握好这两个世界,人生便能更臻完美。
第34节:一、一切功德从清净心来(3)
在为人处世上,有时退让不是完全的消极,反而是积极的转进。我们要谦冲自牧,时时觉察、觉照,使本性清澈显见,不会被贡高我慢的假象所蒙蔽。面对功名富贵、人我是非,偶尔糊涂一下是何等的洒脱自在,何等的悠然自得。
35、失去安详,便会褪失生命的华彩
人一旦失去了安详,同时便会褪失了生命的华彩。是女孩子,不会再容光照人;是男孩子,就面目可憎。用通俗的话说:这个人就现出衰相,就显得倒霉。
当年,灵山会上,如来佛祖一言不发,拈花遍示大众,是何等的从容不迫,意态安详。佛祖教人保持内心的安详与自在,如今,现代人生活在忙碌与匆忙中,压力太大了,已经找不到安详了。
内心安详自在,是佛徒们的生活。安详是禅的生命,安心是世人求法的根本。安详可以由传心而得,也可以由修行而得。修行不是出家人专用的名词,而是人人应该做的课题。
现代化快节奏的生活,使许多人日夜不息地为生活奔走,生活就像战场一样。所谓“时间就是金钱”,人们只想赢得时间,把握机遇,获得金钱。如此见利速行,事事竞争,又怎得安详?
佛祖传法无言拈花,迦叶尊者会心微笑,两人于详静中心领神会。禅的基本精神在自悟自修中,其心态内涵就是一个安详。求其安详,在禅学史上由来已久。从禅宗公案史料上可知,初祖与二祖的公案里就有“心安论”。
二祖说:“我心未安,乞师与安。”
初祖说:“拿心来,我替你安。”
二祖愣了一会儿,说:“心根本就找不到。”
初祖说:“是这样的话,我已经替你安顿好了。”
禅宗大师如此重视“心安”,可知安详的巨大价值,内心的安详是永恒的优美相。人生最珍贵的幸福感,正是“禅”无比丰富的内蕴。
耕云先生在《安详集》中提醒人们:“人,不管他物质生活充实或贫乏,只要他心里非常安详,就是在过着幸福的生活;不管他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过着什么形式的生活,如果心里紊乱不安,这种生活就无异是对生命的一种煎熬。”
一个安详者,他的心是统一的,他的心力是集中的,当他进行“正思维”时是锋利无比的,他具有最高的创造力。如果能每一秒钟都活在安详里,他就没有不满,没有怀疑,没有忌妒,没有牢骚,没有抱怨,没有恐惧,所以他是活在满意中,他的人生是享受的人生。
现代人较多地只是强调外部社会环境、工作成就、社会地位、生活条件等的改善,却忽视了对于自身的安详心境、安详人际环境的关注和建设。到头来,许多人非但未能从提高了的社会地位和增加了的荣誉、财富中品尝到幸福的滋味,反倒视生活为不堪忍受的累赘。
古时有一个富翁,家有万金,广厦千间,妻妾成群。忽然有一天,富翁得了怪病,寻医问药,屡治不愈。眼见生命危在旦夕,只好请来法师来作祈祷。法师刚进屋却转身便走,家人在后面紧追不舍。法师说:“你家主人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救,你不必再追我了。”
家人不解地问:“我家老爷才病几天,怎么就病入膏肓了呢”法师说:“你家主人已病多年,只是他自己不知而已。”家人问:“怎么会得这种病”法师说:“常年露宿,感受风寒。”家人一边往回走,一边纳闷:“我家老爷金屋银山,屋宇无数,怎么会因露宿而感受风寒呢看来这不过是疯子的疯言疯语罢了。”
家人把法师的话一五一十地说给富翁听。富翁听完忽有感悟,大叹一声说:“他并没有说疯话,他是在说我纵有广厦千间,但因心灵空虚,一生浑浑噩噩,没有一个好归宿,结局如同街头露宿者。”
一个人纵然有亿万家财,如果不懂安心之道,他就不是真正的富有。没有人不渴望和追求幸福,可大多人只是片面地注重在体格健美、物质富有、工作成就与上司赏识等方面下功夫、找欢乐,却很少向自我的内心世界去努力追求安详。殊不知,诸如此类予人以满足的要素能否有效获取,实际上能否给人带来和带来多少幸福的体验,在很大程度上要视主体心的安详而定。
第35节:一、一切功德从清净心来(4)
耕云先生说:“人一旦失去了安详,同时便会褪失了生命的华彩。是女孩子,不会再容光照人;是男孩子,就面目可憎。用通俗的话说:这个人就现出衰相,就显得倒霉。”倘使生活中缺少了安详,而怀着挫折、无奈、怀疑、恐惧、忧虑的心态去过活,那生活对生命来说,毫无疑问就是一种惩罚了。
安详是创造成功的人际环境的力量,又是人生幸福不可缺少的内容。得安详之人际环境者,必得幸福之人生!一个人要学会安顿自己的心灵,做到内心宁静安适,这样人生一定会美好。
36、别人让你痛苦,是你的修养不够
只有你自己才能真正伤害你自己,而不是别人。
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痛苦是不可避免的。《法华经》上说,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是人的一生无法逃避的七种劫难。七苦无非是来自自身的欲望和他人的伤害,而且跟自身的修养有很大的关系。
人们对于自身造成的痛苦不易觉察,知道后也容易宽容自己,而对于别人的伤害非常敏感,更是耿耿于怀,不肯原谅。爱至成伤,分手后也难以忘怀,总是感叹:我最心爱的人伤我最深。朋友亦是如此,怎么也想不通:为何最好的朋友伤我最深?
其实,痛苦的根源在于自己。这个世界,只有你自己才能真正伤害你自己,而不是别人。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你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你爱发脾气,是因为修养不够;你因为别人而痛苦,也是自己修养不深。
有很多女人以为,分手后的心痛是他伤害了自己。事实或许并不是这样,痛苦仅仅是因为你不再受宠了而已。所以人不应该过多地把责任往别人身上推。其实友情也如此,当你真心地付出时,你希望有更多的最起码也是等同的真诚来划上等号,但生活偏偏是不等号,友情也会有心痛,然后是伤痕。受伤真的没什么,路还是要一样地往前走。
如果一个人可以伤害你,并不是因为他真的能伤害你,是你给他机会让他来伤害你。为情所伤的男女,不要站在原地傻傻地等待对方回来。人生匆匆,时光易逝。你的人生还有很多重要的、有意义的事要你去做。爱情,不是我们来这个世界的唯一目的,我们不是为了某个人来的。没有什么痛苦是我们不能承受的,没有什么人是我们不能放弃的。有时我们觉得他很重要,并不是他真的重要,而是我们在心里过于依赖他,把他的优点无限地扩大了。
朋友之间的伤害也会让人心很痛,仿佛能够听到心碎成一片片的声音。关系越近,越觉得伤得深,伤得重,受到的打击一定不会小,甚至怀疑世上是否真的有朋友。朋友的相处,伤害往往是无心的,但也有故意的。我们应该忘记那些无心的伤害,铭记那些对你真心的帮助。至于存心伤害你的朋友,你也不要过于伤心,自古高尚的情感从来就需要卑鄙来浇灌。你也不必流泪,被出卖的情感自此已经与友谊无关。你也不必愤怒,不懂得友谊的人不配获得正直者的怨恨。报以微笑吧,正是这伤害成就了你为人的风范。
佛说:“宽恕别人可以升华自己,而记恨一个人却是在伤害你自己。”当人在情感中不能自拔的时候,是最容易迷失自己的,知苦、灭苦,贪、嗔、痴都是在伤害自己,丧失自己内心的平和、祥和是最大的伤害。人应该做到心里绝对的清净,这才是人生本来的样子。
你觉得有多少人伤害过你?有多少次你觉得别人对你不公平?要向前看,原谅他们:这不是为他们而是为你自己,帮你治愈伤痛。当你原谅的时候,你就会以一种崭新的尊敬态度面对周围的人和事,你就能精神抖擞地开始做事。
还有一些人为自己吃亏而痛苦。两个朋友在聊天,一个说:“我和别人拿一样多的钱,凭什么我就要多干呢?所以,很多我能做的也不做。”他很愤愤不平。
另一个对他说:“这样就是你自己笨了。在主管看来,你干的和别人一样多,自然也只能拿的和别人一样。你明明比别人强,可是你不表现出来,别人如何知道?如果你做了,主管看不见,那是主管无能。你也就明白你该换地方了,这里不适合你发展。”
后来,那个痛苦的朋友调整了自己,果然发展很不错。
有时候就是这样,抱怨其实什么都解决不了。因为,那样不是面对,而是逃避,把一切归结于外部因素,而不是反省自己。如果真的懂得反省,有什么好痛苦的呢?
其实,一切都在自己的选择。待遇低,可以通过选择来争取;受欺骗,可以通过选择来避免;背叛,可以通过选择来面对……一切痛苦的根源原本都来源于自己,来源于自己的选择。如果你修养够,懂得选择,懂得面对,谁能让你痛苦?
37、不拿别人的言行来烦恼自己
不是某人使我烦恼,而是我拿某人的言行来烦恼自己。
《大智度论》卷二十二上有“涅槃寂静”,指佛教徒修行断尽烦恼,超脱生死轮回,达到涅槃寂静境界。涅槃不是常说的死亡,它的真正内涵是使自己的心智不受外界影响,从而到达心清凉(寂静)的境界。
禅定功夫深的人,能够做到不受外界的影响,而常人不能为,所以,凡人总是有烦恼。有多少人能做到完全不受别人影响?比如很多人都会在意别人怎么想你,背后怎么说你,很在意别人的看法。还有嫉妒、怨恨、误解,由此带来种种烦恼。
记得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与佛印之间的故事:一天,东坡看见佛印,开玩笑说:“你在我的眼里像一砣牛粪。”佛印一点也不生气,笑着对他说:“你在我眼里像一尊佛。”这正好说明佛印的修行比东坡高。
佛说:“业力随身,必至妄动无明,难以成道。”习性是物欲所绕,禀性是人间的烦恼。学道的人,一要化性、二要认命。性化了就不生气,不生气才肯吃亏,吃亏就是占便宜。认命就不怨人,不怨人才能受苦,受苦才能享福。
一位父亲教他5岁的儿子使用剪草机,父子俩正剪得高兴,电话响了,父亲进屋去接电话。5岁的孩子把剪草机推上了他爸爸最心爱的郁金香花圃,孩子的父亲出来一看,脸都气青了,眼看他的拳头高高举起。这时母亲出来,看见满目狼藉的花园,顿时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她温柔地对丈夫说:“喂,我们现在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养孩子,不是在养郁金香。”3秒钟后,做父亲的不再生气,一切归于平静。
还有一个故事,是说有位禅师非常喜爱兰花,在平日弘法讲经之余,花了许多时间种兰。一次他要外出云游,临行前交待弟子:要好好照顾兰花。禅师走后,弟子们细心护理着兰花。有一天,在浇水时还是不小心将兰花架碰倒,兰花盆跌碎了。弟子们非常恐慌,打算等师傅回来后,向师傅赔罪领罚。禅师回来闻知此事,不但没有责怪他们,反而说:“我种兰花,一是用来供佛,二是为了美化寺里环境,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
故事中的母亲和禅师都是懂得生活智慧的人,因为他们知道种花、养花是让生活更美好的手段,而不是生活本身,更不是生活的目的。而人们不快乐,常生气,有烦恼,常常是因为做事太计较得失,而忽略了自己的本来目的。
平日里生气、烦恼的时候,我们都该问问自己:我是为了生气才种花的吗?我是为了烦恼才上班的吗?我是为了不快才交交朋友的吗?我是为了苦恼才结婚的吗?如此这般,我们在生活里就不会生那些无谓的气了。
一切所谓的烦恼、气愤,在佛看来都是梦幻如空。佛对代表大行大愿的普贤菩萨传梦幻法门,教人们行菩萨道要任劳任怨。埋怨也好,恭敬也好,一切如梦如幻。他骂我,误会我,我不生气;赞美我,恭敬我,我也不会高兴,这些都如梦如幻。
烦恼是自己造成的,不是某人使我烦恼,而是我拿某人的言行来烦恼自己。如果我不在意,这对我能造成什么影响呢?生活中之所以会出现痛苦,不过是因为你在乎这些人、这些事,这些痛苦都是你自己要受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赖不了别人。
第37节:一、一切功德从清净心来(6)
其实,别人做的事,没有一件是因为你才去做的。他们所说的话、所做的事都是他们自己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投影。当你能不受别人言行的影响时,你就不会再成为背负无谓痛苦的受害者。
38、了生脱死,包容待人
佛陀的教育不只是教我们如何了生脱死,更是教我们如何去包容人,不生计较。
人生之大事,莫如生与死。人生最难解决的事情,也莫如生与死。生从何来,死归何处?人人怕死,物物贪生,生死难逃避,我们当如何面对?
人类虽有生命,身体却不能永生。死和生是相对的,这个生命了结了,另一生命的熊熊火光又告燃起。佛教主张生死轮回,死了再生,生了又死,死死生生,生死不已。
佛教讲生命的流转是无始无终的,人类既来世间生活,就有生命,有生命就有生死。因为无常之故,自然有寒暑冷热,人类有生老病死,山河大地及一切自然现象,都会有变坏的一天。旧的灭去,新的又来。只要我们了知人生与万有诸法互相为缘,互相生成,透悟了这个道理,才能与佛法结合在一起,对于生死也就不觉得可怕,因为生死本来就像世俗的搬家一样,只不过换了一个躯壳而已。
在罗阅祗城有一个婆罗门,他看见有父子二人正在田中耕地、播种。忽然,有一条毒蛇爬到那儿子的跟前将他咬死,然而那父亲不但不管儿子,反而接着干活,连头也不抬。这个婆罗门大觉惊奇,便上前问他原因。
耕种者反问道:“你从何方来,来此为何目的”这个婆罗门回答说:“我从罗阅祗城来,听说你们国家多孝养父母、信奉三宝,所以打算来求学修道。”接着,婆罗门又问道:“你儿子被毒蛇咬死,你为什么不但不难过,反倒接着耕地播种”
耕种者说:“人之生老病死及世间万物皆为自然规律,忧愁啼哭能有什么用呢如果伤心得饭也不吃,觉也不睡,什么也不干,那不跟死人一样,活着的意义就不大了!你要进城,路过我家时,请替我捎话给我家人,说儿子已死,不必准备他的饭菜了。”
婆罗门进入舍卫城,来到耕种者的家,见到那人的妻子,便说道:“你的儿子已经死了,他的父亲让我捎话说,准备一个人的饭就行了。”
那妇人听后,说:“人生即如住店,随缘而来,随缘而去,我这儿子也是一样啊!生是赤条条来,去是赤条条去,任何人都不能违反这一规律。”
佛说“命在呼吸间。”人无法管住自己的生命,更无人能挡住死期,让它永驻人间;既然这么去来无常的生命,我们更应该好好地爱惜它、利用它、充实它,让这宝贵的生命,散发它真善美的光辉,映照出生命真正的价值。
佛法的最终目的,是在教人了生脱死。证严法师开示:佛陀的教育不只是教我们如何了生脱死,更是教我们如何去包容人,不生计较。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李山教授在悼念恩师启功先生的文章《启功先生的佛缘与境界》里讲了启功先生的二三事:
启功不打假。有意思的是启先生还到卖假字的地方去看,据说有位卖字的老太太还说:“这老头儿好,不捣乱!”笔者也曾就“不打假”的事问过先生,先生说:“孔子说:吾少也贱,故多鄙事。像我年轻的时候,学写字,学画画,不过是想有点挣钱的本事,养活我的老母亲。这些人弄几张假字,卖几个钱,也是谋生。何苦跟他们过不去啊!”这是慈悲,也是博爱和宽宏大度。
启功手写的书稿让人借走了,那位朋友又转手卖人,多年后又流回内地。启先生不但不生气,把它买下来,还打趣地题了诗。说到这件事,启先生淡然地说:“他那时需要钱。”启先生一笔给人写字的酬劳钱,被一位朋友“中饱”了去。事发了,他说是给先生买书了,可书一本也未到先生手。别人很生气,先生只是呵呵一笑:“嗨!他这人没出息你又不是不知道。”与这位朋友,以后该怎样还怎样。
以恬淡和包容的佛心对待万事万物,这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修行。佛家所谓“平常心是道”和“步步是道场”正是这个意思。学佛要修养到无论发生什么事,心中没有丝毫委屈感。一切都不计较,日常生活中不起分别心,就是修行。
第40节:一、一切功德从清净心来(9)
佛能包容天下事,你要看得很开,放得很下,凡事都很随缘,不生计较。你包容别人,别人包容你;你帮助别人,别人帮助你,这是永远不变的真理。
39、清净心是幸福之源泉
拥有一颗清净心,是幸福之源泉。
我们整天为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所左右,为身外之物所烦扰,为名位所刺激,我们的心怎么净得下来呢!烦恼自然时刻也不会远离我们。
曾经有多少人感叹:难得有几天清净的日子。工作太忙了、事情太多了、应酬太多了,妨碍了清净心。如何在繁忙的生活中,一直保持清净心
我们的身体在劳碌,但心地依旧清净,一尘不染,这就是定力。《维摩诘经·佛国品》上说:“随其心境,则佛土净。”清净心生智慧,纯善的心生福德,福里就有寿。纯净的心,智慧圆满,纯善的行为,福德圆满。高度智慧从禅定中来,所以佛法的修学是修定。在净土法门就是修清净心。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都是修清净心的方法。
证严法师在《自我净化心灵》一文中讲了这样的故事:
有一位信佛虔诚的居士,在自家屋后开辟了一片花园,种了四季的花草。他每天都勤于修剪、整理花圃,所以枝叶茂盛、花香袭人。这位居士常将这些清雅的花送到寺院去供佛。
有一天,这位居士遇见寺院的住持无德禅师,也将花供养禅师。无德禅师很欢喜地说:“你每天都来插花、换水,确实是功德无量!佛经里说:‘以花供佛,能生生世世得庄严。’”
居士说:“我不求什么。只是每天整理花草、剪下花朵,送到寺院供佛,我的内心就会特别宁静、清凉、轻安,这是我每天喜欢来供佛的原因。”
无德禅师说:“是啊!学佛心中应无所求,当下就是清净。”
居士说:“但是回到家就会有烦恼,心不得安宁!我要用什么方法,让我的心清净呢”
无德禅师说:“花瓶里的花经过一段时间后就会凋谢,你知道能用什么方法让鲜花保持新鲜吗”
居士说:“要时常换水。因为花的茎浸在水中容易腐烂,无法吸收水分供给花朵,花就容易凋谢。所以必须要每天换水,并且剪掉烂掉的梗及茎,这样就能保持花的新鲜。”
无德禅师说:“花的新鲜与我们身心清净的道理是相同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常常自我净化、调整心念,才能适应环境;无法要求环境来适应我们的心啊!”
这位居士听完后,随即接着说:“我若能常在寺院里,不知该有多好!我很期待有一天能放下一切,在寺院宁静的环境中好好聆听佛法,学习佛经梵音的唱诵。”
无德禅师又说:“其实,呼吸之间就是梵音声。只要把混乱的心念时时消除,这种天地宇宙、周围环境,乃至于你内在的身心动作,无一不是清净梵音声。你两边的耳朵就是现成的菩萨道,身体就是清净的道场!又何必等机会到寺院中生活呢?”
修心,最重要的是心念清净。海涛法师说:“拥有一颗清净心,是幸福之源泉。我们整天为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所左右,为身外之物所烦扰,为名位所刺激,我们的心怎么净得下来呢!烦恼自然时刻也不会远离我们。”生活要能事事如意、不受外界干扰,实在很不容易!既然人世间有这么多不如意的环境要面对,不如先自我净化,把内心的世界清净,这也就是修心要下的功夫。
在风风雨雨的世界里,人们的心灵难免会沾染蒙受各种各样的尘埃,自觉地、及时地为自己的心灵沐浴和洗涤,便显得异常重要。古德说:“热闹场中作道场”。只要自己息下妄缘,抛开杂念,哪里不可宁静呢!“参禅何须山水地,灭却心头火亦凉。”如果自己妄想不除,就算住在深山古寺,一样无法修持。
很多人行善为了得福报,行善是因,得福是果。先要修清净心,心地清净是第一善。心地不清净,纵然修善,善里有搀杂,不纯,业障消得不彻底。功德福报都在清净心上,不修清净心、不能在生活中得清净心,就没办法离苦得乐。
第39节:一、一切功德从清净心来(8)
生活愈简单愈健康,要做到心地清净,一尘不染,淡薄名利,养清净心。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要保持心地清净、平等,这是真正的净土。这是一个真正修行人功夫所在之处,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要学习的。
40、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如果我们破除一切执著尘劳,丢掉身外乱性的贪婪和物欲,找回自己,就能获得身心的自然安宁,惬意、舒适、安逸、幸福的生活也随之而来。
红尘即俗世。各行各业,凡是想成功的人,生活都十分忙碌。往往弄得吃也不得安宁,睡也不得安宁,一天到晚为了名利,在世俗尘劳中辗转沉沦。大多数的人在红尘中出生,在红尘中迷失,又在红尘中结束。
世人执著太多,爱恨名利,身心俱困,无有平静之心,佛性已被泯灭。佛陀告诉人们,世间本来是虚幻,功名、利禄、情爱都是过眼烟云。可是世人却以虚当实,执著不放,就成了修炼上天的障碍。常人对名利情和世间一切的执著都是不好的东西,是修炼中必须去掉的。
佛陀教人破执著,是破除我们的贪欲。欲望来源于贪婪,没有满足的时候,官当多大、钱赚多少,根本没有底。陷于欲望之中,就是陷于痛苦之中,只有破除对欲望的贪着,才能打掉痛苦的根源,出离苦海,获得快乐。
我们每天这样忙碌奔波,为的是什么?在有限的生命中,我们真正应该追求的又是什么呢?圣严法师说:从佛法的立场来看,人生忙碌的目的应该是成就功德。所谓功德,讲得通俗一些,就是我们在人生里得成绩。我们该如何做才能处理好这种关系呢?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台湾石化界巨头许文龙,他所领导的奇美石化集团是生产ABS树脂的全球最大的厂商,其产品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20%,可以想象他应该是日理万机、分身乏术,事实却不然。他说,追求幸福,除了要有钱,更要有时间。所以一周内他只去公司两次,周一是固定在办公室的,周四若无事,这一次也就免了。假日休息时,特别爱去海里钓鱼,天气不允许的话,则在家里拉小提琴或画画,有时也去艺术馆欣赏佳作。
许文龙特别钟爱艺术品,甚至觉得一人乐不如大家乐,他斥巨资收集和收藏一切能够合法弄到的珍贵艺术品,因此而独建奇美艺术馆,把所有心爱的收藏品都拿出来奉献给大家欣赏,自己也从中得到了难以估量的乐趣和满足。
许文龙可以说是台湾最不像生意人的大企业家,他认为赚钱只是手段,应该将这些所赚到的钱发挥功用,使自己也使大家过得更加幸福快乐。他除了将一部分钱继续投资扩大再生产外,更多的钱都是用于回报社会。除了建医院,扩大奇美艺术馆的收藏外,他还利用奇美基金会做了许多不愿意让人知道的善事。他说过,不打算将钱留给他的孩子,也不会把自己创造的事业移交给他们。
许文龙说:“我自认为命很不错,凡事放得下,看得开。”他还认为:“钱聚则人散,钱散则人聚,只要人聚,没有赚不到的钱。”他认为这句话知易而行难,因为越有钱的人越爱钱,而他相信,要追求心灵的舒畅和净化,只有将利润分给员工,也要把利润回赠给客户,钱要大家一齐分享才有意义。
许文龙真是一个懂得安心之道的人,他的心底祥和平静,享受到了成功与幸福的快乐。心底祥和平静的人必定令他人感到和蔼可亲,能够信赖。与人没有心理阻隔,关系畅通,办起事来自然得心应手,潜力会开发得淋漓尽致,合理欲望皆会实现。
出世入世都是一种境界。佛曰:出为入者也,入为出者也!出世是佛法,入世是世法。法法圆融,兼含互摄。佛法真理,不离世法,出世入世,全在自心。心正,入世亦是出世;心不正,出世亦是入世。六祖云:“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间。”
佛说:人人都有佛性,只是被俗世蒙蔽而已。世间人克服欲望靠安心修行,修行能够让人不断反省,识破种种障,还原本寂心。不为利诱、不为名染,不为情牵,甚至不为法动,方可渐次回归。如果我们破除一切执著尘劳,丢掉身外乱性的贪婪和物欲,找回自己,就能获得身心的自然安宁,惬意、舒适、安逸、幸福的生活也随之而来。
第40节:一、一切功德从清净心来(9)
41、内心安适,仰俯无愧
内心安适,仰俯无愧。从一天到一年,从一年到一生,都能够仰俯无愧,心安理得,活得很踏实,秒秒感受安详,活在至真、至善、至美当中,这才是人生的最高幸福。
一个人活在世上,目的是追求自己的幸福。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幸福是人们向往追求的精神与物质结合的东西,人们在得到幸福后还会不停地追求更高层次的幸福。所以只能说,幸福是人们追求和向往的境界。
所有的人都渴望幸福,并追求幸福,但人们往往忽略了幸福其实只是点点滴滴的心灵感受。人,不管他物质生活充实或贫乏,只要他心里非常安详,就是在过着幸福的生活。不管他是处在什么样的地位,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如果心里紊乱不安,这种生活就无异是对生命的一种煎熬。
人有了安详的感受,才是生命的真正享受,也才是真正在享受生命。所以唯有内心的安详,才是禅者所寻觅、追求的无价奇珍。耕云先生说:安详是永不枯竭的幸福泉源。内心安适,仰俯无愧,从一天到一年,从一年到一生,都能够仰俯无愧,心安理得,活得很踏实,秒秒感受安详,活在至真、至善、至美当中,这才是人生的最高幸福。
人若让内心不安,幸福便无从建立。《左传》上记载楚武王荆尸跟他太太邓曼说:余心荡。意思是说,我最近心乱得很,安定不下来,心里非常烦乱。他太太说:王心荡,王禄尽矣。你既然失去内心的安详,你所拥有的一切也将会丧失了。没有多久,楚武王果然去世了。所以只有活在安详里才是真正的幸福,人若能生活在安详的心态里,就拥有了永不枯竭的幸福泉源,幸福就会永远追随着你。
内心安详是一种达观。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具有“万象皆空幻,达人须达观”的旷达胸怀,以他心直口快的个性,能屡遭坎坷而保持快乐,是与他身体力行“无故加之而不怒,猝然临之而不惊”的生存哲学分不开的,没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放达,又怎能有“也无风雨也无情”的境界。
内心安详是一种荣辱不惊的心态。“扬州八怪”之一的郑燮,人们习惯地叫他郑板桥。乾隆元年(1736年),郑板桥考中了进士,当了知县。他做县令,刚直不阿、豁达开朗、清正廉洁,对人民的苦难生活抱有同情态度,并且不满意那些残害人民的官僚,终因得罪贪赃枉法的大官员和豪绅去职。
郑板桥在官场中出污泥而不染,官职被免回到扬州,心扉平静如水,并在心底深深渴望还乡后漫步于一方净土之上,尽情享受充满灵性的大自然,从中感受大自然赋予自己的惬意和安详,体悟生命的真实,生活的乐趣。这种旷达超然、不为物欲所累的的人生态度,正是因他真正悟透了“不患得,斯无失”的人生真谛,所以,他一生生活得无拘无束,清心自在,惬意安乐。
做人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知道人生潮起潮落的规律,始终拥有平和的心态,永不丢失自己谦虚谨慎和努力勤奋的本色。顺境时能够正确对待别人的赞誉,逆境时能够冷静看待别人的毁谤,这样才能安然度过人生的困难境地,也不至于陷入骄兵必败的泥潭。不要身处顺境就张狂得忘了自己是谁,而一旦身处逆境就情绪低落,万念俱灰,否则的话,失败和痛苦肯定会经常伴随自己。
与人争名逐利,不如守拙归园田的恬淡轻松;与人比权量力,不如度人自度的豁达明朗。人对于生死、得失、荣辱、富贵、贫贱等等不要看得过重,要克制、忍耐人性中的缺点,豁达地对待这些问题。懂得笑看得失、淡观荣辱的人,才是智者。
版权所有:地藏经读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