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戒是人格的升华
佛教经常提倡“愿"、“力"并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是依愿成佛,我们现在信佛、学佛是不能离开“愿"的,有“愿"也还必须要配合身体力行。要以实际行动来表现我们的希望,才能成就成佛的愿望。仅以空口谈愿,而不以实际的行动来表现,永远都不能满“愿"。“信"、“愿"、“行"如鼎三足,缺一不可。修行的目的是要达到佛陀的境界。因此,“行"是很重要的。 “戒为无上菩提本,长养一切诸善根。"又说:“万丈高楼从地起,菩提涅盘戒为基"。“佛灭度後,以戒为师。"佛教徒的本份,可以用两个字来代表,那就是“持戒"。 一般人对持戒总会有些顾虑或忌讳,认为要皈依佛教实在是一件难事。甚至有人认为受戒不是自找麻烦吗?好好的一个人为什麽要受束缚?这事不能做,那事不能做?其实,这是因为他们不了解“戒"的意义。受戒是学最好的行为,就是要我们做好事,不要做坏事;也就是佛教所讲的断一切恶修一切善;更是佛教所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一个人信佛,持戒、守戒後,不仅可以修身。守戒就是觉悟的菩萨,不守戒就是迷惑的凡夫;守戒就能得解脱,还可入佛位呢!所谓“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五戒,为佛教最基本之戒条,凡是佛教徒都应该遵守,是终身受持的。要想证得菩提,持戒就是基础。戒是多麽重要!三世一切诸佛,皆以五戒为根本。五戒是诸佛的根本,是基础,五戒能守好,可保持人身,不堕落三涂,那你成佛的根基已经有了。甚麽是五戒呢? (一) 不杀生戒:佛教以慈悲为主,慈悲就是有恻隐之心,不忍杀害众生,佛陀的慈悲是位无微不致的。我们学佛应该与佛陀一样有同等的慈悲心。佛教中有六道轮回之说,今生为人,来生可能为畜;前生的父母亲朋,也许今生沦落在畜生道中为为羊......。如果我们杀生,可能所杀的都是我们前生中的父母、师长、亲朋,那岂不是一件残酷的事吗?所以佛教中的不杀戒,目的就是为了拥护、提倡我们的爱心,长养我们的慈念,因此我们对於一切众生,都应以柔和爱心来爱护之。 (二) 不偷盗戒:偷盗不单是指明的抢、暗的偷而言,并且还包括了索取不义之财在内。欺骗、蒙混他人而收受任何利益。众生为了生活赚钱,也应该从事各种正当的事业,甚至要利益众生。有些人为了自己利益,生活丰满,昧了良心,走私贩毒,瞒骗税项等等勾当,导人误入岐途,破坏别人的家庭,这些都是违反不偷盗戒的。佛陀教我们要弃掉贪念,少欲知足,因为知足就会常乐,自然就不会犯偷盗的行为了。 (三) 不邪淫戒:佛陀教导的弟子中,有四众之分。什麽是四众弟子呢?就是出家二众,和在家二众。出家二众就是指比丘、比丘尼而言,他们完全脱离家庭,舍弃欲念,看破世间名利,荣华富贵,达到了六根清净的境界,所以佛陀所说的不邪淫戒,是对在家二众而言。所谓“邪淫",是指不正常的男女关系。譬如男人金屋藏娇,女人红杏出墙等。真正的佛教徒是很容易遵守此戒的。“邪淫"只是戒不正常的男女结合,并不是戒除正常夫妻的生活。有些人甚至误解信佛的人,就是因为持戒保持了理智,但却失去了情感,这是大错特错的。真正持戒的人,是最冷静而具有理智的人,也是具足情感最丰富的人,就像是佛教中的“菩萨",就是“觉有情"的意思。“觉"就是“理智",“有情"就是感情,他对众生感情是超越一切的,牺牲自己成全众生,使众生离苦得乐,这是多麽伟大、超俗的感情啊!所以学佛者如果能够彻底了解“戒"的意义的话,丝毫也不会影响家庭的幸福。 (四) 不妄语戒:也就是守口业。既然是佛教徒,我们就要培养自己高尚的人格,一个人言谈,关系一生的信誉,不得不慎防重口业。口业又分四种:不妄言、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所谓不妄言:也就是不说谎,一个人立足於社会上最重要的是要能取信於人,所以本著守信、诚实,言出必行,守责尽职,就可以树立自己高尚的情操。“未得谓得,未证谓证",是大妄语。不恶口:就是不骂人,不诅咒人,不毁谤人。我们要知道:佛说骂人家的人,就好像是仰面唾天,痰不至彼,还坠於己一样!所以身为佛弟子,不但不能恶口,更要培养慈言爱语,温言软语呢!不两舌:就是不随便批评他人,不搬弄是非,不谈论人家长短。因为一个人如果种下了两舌的恶因......就会害人而又害己。不绮语戒:就是不说矫情装饰的言词,不要为了迎合人家的喜好,涉及闺阁男女含有淫意的话。目前社会上就有许多这种人,他们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说得天花乱坠,到头来只是伤身败德,害了自己,苦了他人,毫无利益! (五)不饮酒戒:酒会乱性,使人迷失理性,不得清醒,糊里糊涂;一旦酒精中毒入脑,那麽他的一生就永远不得清醒了。饮酒後,迷失理性,反而引致造更多的罪业。五戒中杀、盗、淫、妄四种为根本戒。至於不饮酒为遮戒,是因为喝了酒,三杯一下肚,不醉不罢休,前四种根本戒就容易犯,为了四种戒持得清净,不容易毁,必须不喝酒头脑清醒,才不敢犯戒,所以酒也列为五戒之一。 五戒,实乃人伦之本。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吻合。佛教所说的五戒,与儒家所说的五伦大致相同。不杀生即仁;不偷盗即义;不邪淫即礼;不妄语即信;不饮酒即智;为一切大众所应遵守。其他的八关斋戒、沙弥十戒、比丘等戒都由此五戒而引生的。 持戒的真义: 一、戒的意义,从消极上来说是防止作恶,积极方面是作善,止持并行,“恶"要停止,“善"要奉持。戒的最高含义,应该行善而不行,亦是犯戒。这就是戒的精神──应当要做的善行,你不做就是犯戒。 二、戒对治一切烦恼。不作烦恼因,便断烦恼果。“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三、戒要重视出发点。如见到别人美好的东西,心想据为己有,虽然未有偷盗的行为,但已生起盗念,虽未有犯戒之行为,而已有犯念。反之,为救三位善人而杀一恶人,破戒之情尚可原谅。 因此,“戒"之一字的定义,不是叫你单方面的戒恶──诸恶莫作;更重要的是你无论一切大小善事都去做,凡利益众生──众善奉行。造恶是身、口、意在造,修善也是身、口、意在修。为了利益人,也为了利益自己,要帮助别人,服务别人,你自然就有福报。菩萨修行是向众生中求,所以我们学道要多结人缘。佛陀常说:“未成佛道,先结人缘。" 甚麽方法才能达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呢?就是依戒。如何“众善奉行"?就是勤修戒、定、慧;如何“诸恶莫作"?就是不作杀、盗、淫等恶业。如何降伏杀、盗、淫等恶业?那就要修戒、定、慧。要想戒、定、慧圆满,杀、盗、淫等恶业要断得清清净净;不清净就没有戒,没有戒,那里有定、有慧?你想有福慧,那就好好持戒,有了戒,就有定,有定就有慧。 上求佛道 下化众生 我们发心,受持五戒,要“上求佛道",求佛陀加被我们;要“下化众生",与众生结缘,念念不忙众生,能与众生结缘,我们修行才没有障碍才得到帮助。这样说来,利人就是利己,成就佛道还是要在众生身上求。像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何止上求圆满?下化究竟了?那为甚麽还要倒驾慈航呢?这就是菩萨的悲心无尽,悲愿无穷。因为还有无量无边的苦恼众生,悲心所使还要化度众生。 我们要圆成佛道,第一要发菩提心利益众生,怎样利益众生?每一个众生有困难,都是我们的责任。要效法菩萨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视一切众生的困难,就是我们自己的困难。去帮助他,解救他,舍己为人的精神。救人者常自救,与人乐者常自乐!版权所有:地藏经读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