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嗔打报仇戒。
佛言。佛子。不得以嗔报嗔。以打报打。若杀父母兄弟六亲。不得加报。若国主为他人杀者。亦不得加报。杀生报生。不顺孝道。尚不畜奴婢打拍骂辱。日日起三业。口罪无量。况故作七逆之罪。而出家菩萨。无慈心报仇。乃至六亲中。故作报者。犯轻垢罪。
此释嗔打报仇戒也。此戒繇上以慈心故行放生业而来。以彼文中观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即今嗔打我者。亦皆是我父母。既作是观。宁有其子。以嗔打报父母者乎。且嗔乃根本烦恼中最重之一。此法增恚为性。长恶为业。于慈愍中。乖菩提道。而修菩萨行者。发弘誓愿以度 众生。故当以慈心为本。若乃起一嗔心。则违本愿。即舍众生而失本慈。故戒之也。佛言。佛子者。标名以劝。不得以嗔报嗔。以打报打。正欲菩萨心 空境寂。人我双忘。不得怀不仁心。以嗔打报仇也。若杀父母等者。以重况轻之意。谓不但彼嗔打己身。不得怀报。即若杀我父母兄弟六亲之亲。亦不得加报。又国主设为他人杀者。即亦不得加报。夫以不共戴天之仇。义当反报。而诸佛皆戒不得加报。是为何义。盖为菩萨化导众生。断除烦恼结缚。出离 三界 轮回。令其永绝 生死。得大解脱。何得杀一生。而报一生。使诸众生。生生世世。互杀不已。上云。一切男子女人。是我父母。今若杀生报生。是杀多生父母。以报今生父母。岂孝顺之道耶。是故杀生报生。不顺孝道也。又不特此。且修道人。尚不得畜奴婢打拍骂辱。日日所起。打拍身业。骂辱口业。嗔怒意业。此三业中。口业罪过。尚得无量。何况故作杀父母以报父母。不顺孝道之七逆罪耶。是故不得嗔打报仇也。而出家下。辩明不得报仇意。所言不得报者。唯谓出家菩萨。正当冤亲平等。人我两忘。何得怀报。似俗人之怨害相寻者乎。问。设我不报。岂不纵彼行杀耶。答。我念既不加报。人亦不起害心。故此两得解脱。若在家菩萨。有位行权。或报可也。而出家菩萨。无有慈心。为己嗔打报仇。乃至为六亲中。故尔报仇者。犯轻垢罪。
○第二十二憍慢不请法戒。
若佛子。初始出家。未有所解。而自恃聪明有智。或恃高贵年宿。或恃大姓高门。大解大富。饶财七宝。以此憍慢。而不咨受先学法师经律。其法师者。或小姓年少卑门。贫穷下贱。诸根不具。而实有德。一切经律尽解。而新学菩萨。不得观法师种姓。而不来咨受法师第一义谛者。犯轻垢罪。
此释憍慢不请法戒也。憍者。谓于己盛事。深生染着。醉傲为性。能障不憍。染依为业。盖憍醉者。生长一切杂染法故。此贪分摄。谓不憍者。即无贪也。即二十随烦恼中之一。憍者。谓恃己于他。高举为性。能障不慢。生苦为业。盖为慢于有德。心不谦下。繇此生死轮转无穷。受诸苦故。即六根本烦恼中之一。此二烦恼。能障诸修行人。一切功德不得成就。故戒之也。若佛子下。标明憍慢根本。言此佛子。自初发心出家。离尘脱俗之时。始而见识未广。学力未深。于第一义谛。无我法中。甚深理趣。毫未有所得解。而自恃聪明有智。不知此等聪明。乃世谛中能所知见。非出世法中正知见也。或恃名位高贵。或恃身当年宿。或恃其家大姓高门。与夫学问大解。资产大富。饶财七宝。如是所有。皆世俗中所最尚者。俱非出 世尊重之道。而初出家佛子。以恃此憍慢故。而不虚心咨问。领受先学法师所说经律。所谓既饮毒药。真药现前。则不能下此也。此上皆能恃憍慢之心。其法师下。明所恃憍慢之境。其法师者。或小姓年少者。对上自恃大姓年宿。或卑门贫穷下贱者。对上自恃高门高贵大富。或诸根不具者。对上自恃聪明有智。而实有下。正明不得以迹取人。所谓依德不依人也。如是法师。虽然对世间法。一一不如。而于出世品位。实为有德。又彼学识广大。一切经律。尽能通解。堪为后昆模范。而诸新学菩萨。不得观法师种姓优劣。妄生憍慢。应当未闻求闻。未解请解。如以出处。自相高下。恃慢于心。而竟不来咨受法师所演第一义谛者。犯轻垢罪。
○第二十三憍慢僻说戒。
若佛子。佛灭度后。欲以好心受菩萨戒时。于佛菩萨形像前。自誓受戒。当七日佛前忏悔。得见好相。便得戒。若不得好相时。应二七三七。乃至一年。要得好相。得好相已。便得佛菩萨形像前受戒。若不得好相。虽佛像前受戒。不得戒。若现前先受菩萨戒法师前受戒时。不须要见好相。何以故。是法师。师师相授。故不须好相。是以法师前受戒。即得戒。以生至重心故。便得戒。若千里内无能授戒师。得佛菩萨形像前。自誓受戒。而要见好相。若法师自倚解经律。 大乘学戒。与国王。太子。百官。以为善友。而新学菩萨来问。若经义律义。轻心恶心慢心。不一一好答问者。犯轻垢罪。
此释憍慢僻说戒也。憍慢之义解前。僻者。偏即见也。以见不正。必堕外道邪 魔。故戒之也。详此文势。其义有二。一若佛子下。至便得戒一节。明弟子心无憍慢僻受。师长心无憍慢僻说之义。二若法师下。至不一一好答问者一节。正明师恃憍慢僻说。弟子无憍慢僻受之义。受戒法仪有三。一者。佛在世时。亲从佛前而授受者。得上品戒。二者。佛灭度后。于先受菩萨戒法师前如法受者。得中品戒。三者。若千里内。无能授戒法师。于佛菩萨形像前自立誓愿。而禀受佛戒者。必定要见好相。若见好相。得下品戒。所言佛灭度者。拣佛在世。以佛为师。今乃佛灭度后。即以戒法为师。以戒师为佛也。欲以好心等者。此正明无憍慢僻受之义。于佛菩萨形像前者。正谓佛不在世。现前无师。欲以好心秉受菩萨戒时。只得于佛菩萨形像之前。而自立诸誓愿受戒。愿云。我某甲等。发十四种大愿。复立十三种誓。发誓愿已。更当七日佛前殷勤忏悔一切罪障。罪障消灭。得见好相。即便自知已得戒矣。设若一七日中。不得好相者。应当二七三七。乃至一年之久。而必要得好相。若果得好相已。便许此人向佛菩萨形像位前。自誓受戒。方证得戒胜缘。若不得好相。虽佛像前受戒。不名得戒。徒有受戒之名。而无其实。一生虚妄。体是白衣。若是佛灭度后。现前有先受菩萨戒法师者。当即于是师前精诚求戒。不须要见好相。所以者何。以是说者受者。二俱现前。则非遥受代受。及于像前求受故也。言先受者。拣非新戒无德腊者。可能师也。而曰菩萨戒法师者。则是智行双运之师。此师堪为师范。如是师前。秉受戒时。是故不须要见好相。所以者何。此有二义。一者。法师得戒。本从师师相授而来。此具戒师。即是过去诸佛住世一般。是以法师前受戒时。即得具戒故也。二者。求戒弟子。于本说戒师前。生至重心。观戒师为诸佛。是故从是师前受戒。即便得戒。所以自无憍慢僻受。师无憍慢僻说。一一皆如法也。然师前求受甚易。像前求受甚难。何故不从师。而从像前受也。若千里之内。无能授戒师者。始得于佛菩萨形像座前。自誓受戒。若于像前求戒。必定要见好相。方成得戒之信。若是千里之内。有能授戒师。而不从是师前秉受。必于像前而受戒者。此人不但不得戒。而且反招憍慢僻受罪也。若法师者。内自倚恃能解经律。秉受大乘学戒。外又倚恃所交国王。太子。百官。以为善好之友。而见新学菩萨远来请问经义律义时。乃以所交自恃倚者。而生轻心藐视。恶心嫉妒。慢心忽略。不一一好答来求问法之人。是法师得憍慢僻说之过。犯轻垢罪。
○第二十四不习学佛戒。
若佛子。有佛经律大乘法。正见。正性。正法身。而不能勤学修习。而舍七宝。反学邪见二乘。外道俗典。阿毗昙杂论。一切书记。是断佛性。障道因缘。非行菩萨道者。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此释不习学佛戒也。谓诸佛经律藏。乃是超生死。越苦海之宝筏。若无此筏。永无得出三界爱河。兹有佛法而不习学。自甘沉溺。故戒之也。言有佛经律者。既为佛子。有佛可归。是吾本师。有法可崇。是吾本法。既是本师本法。应当时时亲近而习学也。经。即修多罗。律。即毗奈耶。经律所云大乘法者。谓佛所说经律。有菩萨藏。有 声闻藏。此是菩萨藏。故云大乘法也。既本大乘法藏。则所诠理趣。乃是正知。正见。正性。正法身也。不偏不邪。曰正。繇是正知。正见。明了不生。不灭。不迁。不变。正因佛性。为因地心。即证本有不生。不灭。不迁。不变。正法有果。夫有佛可皈。有法可崇。不能一意皈崇。敏勤习学。舍诸佛觉道。七种最上至极之宝。反学邪见。二乘。外道俗典。及阿毗昙杂论。一切书记。是断佛性。障道因缘。非行菩萨道者。既非菩萨之道。岂当学耶。邪见等者。解见上文。言俗典者。四韦陀典。外道书也。阿毗昙者。此云无畏。又名曰分别慧。杂论。即凡论有。论无。 小乘外道等论。一切书记。乃诗词歌赋。医卜。阴阳。术数等也。是断佛性等者。出所习之过也。承上如是邪见。二乘等人。俱不当亲。而反亲之。外道俗典等教。俱不当习。而反习之。自迷迷人。所谓二乘枯寂。焦菩提芽。外道断常。刳正觉种。是断佛性也。又此邪见等法。内惑正解知见。外乱正修行门。实障菩提道因缘恶法。非行菩萨大乘之正法也。若故背其当学。而习不当学者。犯轻垢罪。问。治世语言。资生业等。皆顺正法。何故于俗典等。学而犯罪。答。以新学者。智弱识强。恐弃本逐末故。若地上大菩萨。为利生故。习学无碍。
○第二十五不善知众戒。
若佛子。佛灭度后。为说法主。为 僧房主。为教化主。坐禅主。行来主。应生慈心。善和斗诤。善守 三宝物。莫无度用。如自己有。而反乱众斗诤。恣心用三宝物者。犯轻垢罪。
此释不善知众戒也。谓佛弟子。乃是住持三宝。弘通法人。应知己识人。设或乱众斗诤。乃至三宝财物。不善守护。即非佛子。故戒之也。言佛灭度后者。举末世而言也。佛在世时。佛为一切大众主中之主。诸弟子中。自无恣乱。今佛灭度后。则诸弟子各为其主。故云佛灭后也。言为说法主者。于佛所说三藏教法。善能主持。使其流通。不致断绝。为僧房主者。谓善主持上中下座。僧众安居犍度等事。有调理故。教化主者。谓能主持方便化导因缘次第等事。不使错谬故。坐禅主者。谓能主持修禅定中魔境现前等事。方便制伏故。行来主者。谓善主持远近宾客迎送礼节等事。不致疏慢故。既为如是众中之主。应生慈心。善和斗诤。善守三宝财物。莫无度用也。言应生慈心者。训勉之词也。谓生慈心。能与一切众生安乐故。善和斗诤者。谓诤事如未起时。即令不起。已起即令息灭故。善守三宝物者。谓于三宝常住财物。不使交互侵损漏失故。莫无度用。正明善守义。所言三宝财物。使用有节。其义有三。一者。系佛物。元即佛事中用。法物。法事中用。僧物。僧事中用。当用则用。不可无度放意而用。二者。此是三宝财物。应善守护。莫作自己所有。任意而用。三者。谓守三宝物者。即如守护自己法财。莫使惑业侵毁破坏。故云莫无度用。如是慈心和众善守。方是佛子行门。若乃不能善和。而反乱众斗诤。应善守护。而反恣心杂用三宝物者。犯轻垢罪。
○第二十六独受利养戒。
若佛子。先在僧坊中住。若见客菩萨比丘。来入僧坊。舍宅。城邑。若国王宅舍中。乃至夏坐安居处。及大会中。先住僧。应迎来送去。饮食供养。房舍。卧具。绳床。木床。事事给与。若无物。应卖自身。及男女身。应割自身肉卖。供给所需。悉以与之。若有檀越来请众僧。客僧有利养分。僧坊主。应次第差客僧受请。而先住僧独受请。而不差客僧者。僧坊主。得无量罪。畜生无异。非沙门。非释种姓。犯轻垢罪。
此释独受利养戒也。僧具六和之德。谓戒和同修。见和同解。身和同居。言和无诤。意和无嗔。利和同均。若内一和有亏。六和全费。故戒之也。言先在僧坊中住者。自然是主。既已为主。必尽主道。若见客菩萨比丘来入僧坊住处。或入居士宅舍住处。或入城邑住处。或入国王舍宅之中。乃至夏坐安居之处。及大会中。如是住处。凡先住僧。所尽主道。当异寻常。见来。则尽迎来之礼。临去。则尽送往之礼。终始如一。不可失节。其中供养。如以饮食。房舍。卧具。绳床。木床。凡诸物类。事事给与。不得吝惜一物。俱如法供养何也。始为尊重法门。克尽为主之道。问。设若我自无物。云何供养。答。若果为求菩萨道者。应卖自身。及卖男女身。而为供养。且又不独卖身而已。应割自身肉卖。供给所须。悉以与之。如是推之。何况所有身外之物。而反悭吝不供给耶。若有檀越下。申明不得独受请义。既言主人无物。尚自卖身割肉而为供养。岂有檀越请斋。而不次第差客僧受请者。无是理也。是故若有檀越来请众僧斋者。客僧俱当有利养分。而僧坊主。应当一一次第差客僧受请。方具沙门六和之德。若先住僧独自受请。不让客僧受请。僧坊主得无量罪。五百问云。众僧食已分尽。食他分一饱者。犯波罗夷。不饱犯堕。得无量罪。准例可知。如是比丘下。不合人情。便非人类。与畜生无异。中不合僧礼。全无六和。故非沙门。上不合佛心。不知重道。则非释迦种姓。应当同受。而反独入己者。犯轻垢罪。
○第二十七受别请戒。
若佛子。一切不得受别请利养入己。而此利养属十方僧。而别受请。即取十方僧物入己。八福田中。诸佛。圣人。一一师僧。父母。病人物。自己用故。犯轻垢罪。
此释受别请戒也。此戒承前。为佛弟子。不但不得独受利养而已。乃更一切不得受人别请利养入己。若别受请利养。而不分与众者。亦非沙门。非佛种子。故戒之也。一切不得受别请利养入己者。谓凡道俗。一切诸檀越等。请僧斋者。应与众同受请。不得私受人请。应众中同利养故。而此利下。释上不得受别请义。问。别请供物。应受入己。何故不得。答。谓此利养属十方僧。一切有分。而若别受请者。即取十方僧物。私入一己。是故不得受别请也。八福等者。释上义。谓不但不得私取十方僧物入己。乃至八福田中一切财物。亦不得私用入己。若取私用。亦是取十方僧公物入己故也。八福田者。一诸佛。二圣人。三和尚。四阇黎。五众僧。六父。七母。八病人也。言诸佛者。即果人也。言圣人者。即因人也。一一师者。即本和尚。阇黎。尊证之十师也。僧者。即大众也。父母。即生身二亲也。病人者。但凡一切亲怨眷属之中。有苦患人也。已上自诸佛菩萨。乃至父母七位。名为敬田。病人一种。名为悲田。此八总皆植福修慧良胜田也。此一切物。若公用即获福。私用即得罪。今别受请。即取八福田中物。直为自己用故。而不给与众者。犯轻垢罪。
○第二十八别请僧戒。
若佛子。有出家菩萨。在家菩萨。及一切檀越。请僧福田求愿之时。应入僧坊。问知事人。今欲请僧求愿。知事报言。次第请者。即得十方贤圣僧。而世人别请五百罗汉菩萨僧。不如僧次一凡夫僧。若别请僧者。是外道法。七佛无别请法。不顺孝道。若故别请僧者。犯轻垢罪。
此释别请僧戒也。此戒亦从上受别请而来。谓受请者。既不别受。则请僧者。亦不应别请也。 般若经云。不住相布施。其福德等于虚空。住相布施。则获福有限。故戒之也。若佛子下。标明求愿种福之人。出家菩萨。剃发染衣受大戒人。在家菩萨。是受六重二十八轻之优婆塞戒人也。及一切檀越者。承上。谓不止此二种菩萨。并凡作福一切檀越。梵语檀那。此云好施。以好行檀波罗蜜法。是则超越世间贪吝之士。故得美称也。如是正信檀众。请僧福田求愿之时。或有发愿度生。或有祈祷常情。或为听闻道法。或愿生天生人。乃至愿生西方。 如来所求所愿。必当于三宝中求。三宝。即一切众生植福良田也。三宝住世。全赖众僧。是故请僧福田求愿之时。应入僧坊。问知事人曰。我某甲。今欲请僧求愿。彼知事人。应当报言。汝欲请僧。合遵次第请仪。所以者何。以圣凡难辩。不可择故。所以次第请者。即得十方贤圣僧也。若以分别心。必请五百罗汉菩萨圣僧。如是拣名别请。不如随于众僧中次第所请一凡夫僧功德。所以者何。以有住相心故。若是别请僧者。且是外道之法。我佛法中。无拣择心。以不着相求故。又即上推七佛以来。亦无别请之法。七佛者。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此三如来。是过去庄严劫中。已成正觉者。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此四如来。是现在贤劫中。今成正觉者。以是七佛作证。不应别请僧明矣。盖别请求愿者。即是不行孝道。何者。谓上违七佛教诫之道。中乖菩萨平等之心。下失众生利益之德。所以若故别请僧者。结过犯轻垢罪。
○第二十九邪命自活戒。
若佛子。以恶心故。为利养。贩卖男女色。自手作食。自磨自舂。占相男女。解梦吉凶。是男是女。咒术工巧。调鹰方法。和合百种毒药。千种毒药。蛇毒。生金银毒。蛊毒。都无慈愍心。无孝顺心。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此释邪命自活戒也。邪命。拣非正命。自活。拣非为人。既为佛子。菩萨比丘。当以乞法乞食而为生活。乞法。谓乞实相一乘之法。珍重守护。以证法身。乞食。谓乞檀越一餐之供。清净自活。以资色身。如是利己利人以为德业。利己者。不堕非佛子故。利人。以续彼善根故。若以邪命邪求。不但释子不得作为。亦非清净信士所宜。故戒之也。以恶心故者。拣非善心为道故。为利养者。亦非为求救济众生苦故。邪命事。别开无量。总则八种法。一者。贩卖男女色。此事离他骨肉。玷人门风。不顾羞耻。道俗共制。二者。自手作食。自磨自舂。佛制比丘食法。尚以净人授受方食。岂听沙门作生活计。既失威仪。亦长贪心。此事惟制出家。三者。占相男女。占。则断人祸福。相。则判人穷通。亦非沙门所为。四者。解梦吉凶。解人梦中所见梦事。断其吉凶也。五者。是男是女。此即妄定六甲所生是男是女。六者。咒术工巧。咒。为诸咒。咒以驱神遣将。摄人魂魄。术。为幻术。种种幻事。以幻惑人。工。为精工。巧。为巧匠。皆世人所作。已上俱非释子所宜为也。七者。调鹰方法。调。谓善调鹰犬。能使疾便。以取物命。道俗共戒。八者。和合百种毒药。千种毒药。毒药有百千种。略出一二。一者。和合蛇毒。害人。并害生命故。二者。和合生金银毒。谓生金。生银。性最毒。以此毒人害物。和合诸虫蛊毒。毒人。及毒生灵故。以上道俗共制。违而作者。都无慈愍心。都无孝顺心也。都无慈愍心者。全无一念视人如子女故。都无孝顺心者。全无一念视人如父母故。如是邪命。为利而故作者。犯轻垢罪。
○第三十不敬好时戒。
若佛子。以恶心故。自身谤三宝。诈现亲附。口便说空。行在有中。为白衣通致男女交会淫色。作诸缚着。于六斋日。年三长斋月。作杀生。劫盗。破斋。犯戒者。犯轻垢罪。
此释不敬好时戒也。言不敬好时者。谓于天王巡狩年月日期。不修福慧。无敬畏心。有失大利。故戒之也。若佛子下。至亲附四句。明不敬好时之心。口便说空。至犯戒者一节。详不敬好时之事。言以恶心故者。拣非修出世善心故。自身谤三宝者。拣非但以口谤三宝故。谓心若不正。则身自不端。身不端。则百事皆不实故。诈现亲附者。释不实义。谓本非与人亲厚。而现亲厚之相。以图依附。口便说空者。见其心诈。行在有中者。见其身谤。为白衣等者。申明自身谤三宝。行在有中之义。为白衣者。乃为世谛中人经理也。通致男女者。通。谓通达。致。谓致意。以女意达于男。以男意达于女。凡私通婚嫁之事。作诸缚着。全不解脱。今举一事。以戒余耳。于六斋日等者。此句正明不敬好时戒也。月六斋日。年三斋月。俱是鬼神得力善月日也。亦乃天神巡狩人间。考较善恶之期。于此月日。持戒作福。福胜余时。月六斋者。初八。二十三。乃是毗沙门天王分镇南洲之日。十四。二十九。如月小二十八。乃是天王太子。十五。与三十。乃天王自身也。年三长斋月者。每年正。五。九。此三月者。名三善月。是帝释天巡狩之月。此天殿中有大宝镜。从年正月。则照南赡部洲。二月。则照西牛贺洲。三月。则照北具卢洲。四月。则照东胜神洲。五月。复照南赡部洲。如是三番。照察人间善恶。凡人举心动念。自然镜中显现分明。是故为佛弟子。于此月日。宜当劝人斋戒放生。作诸福德。而反于此时中。反作杀生。劫盗。破斋。犯戒。损人功德。灭人法财。自害害人。结过犯轻垢罪。
如是十戒。应当学。敬心奉持。制戒品中广明。
如是一句。总结前十戒之文。应当下二句。以劝修行。时时刻刻。心心念念。修学此戒。不可忘失意也。制戒品一句。引大部中别品。广明此义。
○第三十一不行救赎戒。
佛言。佛子。佛灭度后。于恶世中。若见外道。一切恶人。劫贼。卖佛菩萨父母形像。及卖经律。贩卖比丘比丘尼。亦卖发心菩萨道人。或为官使。与一切人作奴婢者。而菩萨见是事已。应生慈悲心。方便救护。处处教化取物赎佛菩萨形像。及比丘。比丘尼。一切经律。若不赎者。犯轻垢罪。
此释不行救赎戒也。救。即救护。赎。即取赎。菩萨护持三宝。有理有事。以理持事。以事持理。互相显发。若见三宝破坏。不急救赎。三宝从此断灭。人间慧命福田亦无地矣。故戒之也。佛言。佛子下。举时分也。意谓佛在世时。无此等事。佛灭度后。于恶世中。或有此事耳。恶世。即五浊恶世时也。于此时中。多诸外道恶人。言外道者。不达自心。多执异见。外于正道。故名外道。断佛慧命。故名恶人。如是之人。常与佛法共诤。与僧共诤。劫三宝财。盗卖佛菩萨像。或卖父母形容。且佛为大慈父。菩萨为大悲母。能与众生乐。能拔众生苦。皈敬供养。得福无量。岂可卖乎。卖则破灭佛宝。获罪无量也。及卖经律者。经以开心见性。而证真常。律制三业。六根。清净解脱。岂可卖乎。卖则破灭法宝。贩卖比丘比丘尼者。谓比丘僧尼。是人间福田。住世僧宝。卖则破灭僧宝。于三宝中。罪皆无量。亦卖发心菩萨道人者。此广兼道俗四众。谓凡发大乘心。修大乘行者。俱是有道之士。故称道人。如是比丘道人等。或被劫掳盗去。卖为官使。与一切人作奴婢者。菩萨见有如是苦难事已。应生拔苦与乐之心。假诸善巧。设多种方便门。急急救护。处处教化檀越。取彼财物。赎佛菩萨形像。如法供养。俾见相皈依。获福灭罪。及赎比丘比丘尼。令离苦难。安隐修道。并赎一切经律。使法轮常转。用开迷途。是名佛子住持三宝。行菩萨道。倘见此事。不救赎而坐视者。犯轻垢罪。
○第三十二损害众生戒。
若佛子。不得畜刀杖弓箭。贩卖轻秤小斗。因官形势。取人财物。害心系缚破坏成功。长养猫狸猪狗。若故养者。犯轻垢罪。
此释损害众生戒也。为菩萨者。当以慈悲喜舍。为根本心。六度万行。为方便门。若害物伤慈。非是大士心行。故戒之也。若佛子下。总标损害众生事。言不得畜刀杖弓箭者。谓此恶器损害众生身命。恶心易起。是故不得畜也。不得二字贯下。不得贩卖轻秤小斗。明瞒暗骗。损害众生交易。不得因官形势。取人财物。倚威挟势。非善法求。损害众生。名利不得。所求不遂。复假官威。害心系缚损彼众生形体。不得求财不遂。勒彼变卖儿女产业。破坏成功骨肉。不得长养猫狸猪狗。捕鼠害物。为利贩卖。以恩结仇。已上诸戒。不得有作。向下结过。若故养者。犯轻垢罪。问。文中所言。不得畜。卖。害心。长养。有多种事。结文只言。若故养者犯罪何也。答。养尚不得。岂许畜卖。故一戒一切戒也。
○第三十三邪业觉观戒。
若佛子。以恶心故。观一切男女等斗。军阵兵将。劫贼等斗。亦不得听吹贝。鼓。角。琴。瑟。筝。笛。箜篌。歌叫妓乐之声。不得摴蒱围棋。波罗塞戏。弹棋。六博。拍鞠。掷石投壶。牵道八道行城爪镜。蓍草。杨枝。钵盂。髑髅。而作卜筮。不得作盗贼使命。一一不得作。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此释邪业觉观戒也。邪业。拣非正业。觉。即觉照。观。即观察。觉体本无邪正。全在照察。若被物转。即名邪业觉观。若能转物。即名正业觉观。此恐初心菩萨。心念不结。观照不熟。故戒之也。若佛子下。总标邪业觉观根本之义。言以恶心故者。拣非属行道中隐显摄化游戏善念。明是逐情流转。故名恶心。观一切男女等斗者。正明邪业觉观之事相也。观即能观之心。一切等者。即所观之境也。此有二事。一者。谓即一切男女戏舞之事。二者。或乃因忿相诤斗殴之事。故云一切男女等斗。军阵兵将等斗者。即两国敌杀。以各图封荫故。劫贼等斗者。此即盗贼劫掠斗杀之事。以上斗事不一。俱系眼观使心流逸。此戒眼观。即是戒心。切勿被争斗境所转。欲令眼根得其清净。心亦清净。所谓一根清净。而多根清净也。是故应效诸大菩萨。常与五阴等魔共战可也。亦不得听吹等者。承上不但眼家不得邪观。耳家亦不得邪听。是则清净耳根。不被物夺。即旋转闻机故。贝。即螺贝。南蛮国人。吹以节乐。鼓。即杖鼓。斫木为匡。以革蒙两面可击者也。角。即犀角。羌胡吹之。以惊中国之马。琴。即雅琴。古制五弦。今制七弦。瑟者。有五十弦。庖牺所作。虞舜改为二十五弦。筝。十三弦。蒙恬所作。笛。有七也。以竹为之。箜篌者。有二十四弦。师延所作。已上皆是乐器之类。歌叫妓乐之声者。即人乐之声也。虽则人乐有异。一入耳根。使心流荡。以不得听也。不得摴蒱等者。亦令身根清净。摴蒱即赌博是。围棋。即奕棋是。波罗塞戏。即象是棋。弹棋。即汉时妆奁戏。六博。即双陆是。拍鞠。即蹴圆是。掷石。即今投壶。古以石投。今以矢投。牵道。即走马卖械之类。行城。即城垛上行走。或牵道八道行城棋是。虽则事有各别。皆赌博之类也。爪镜。用药涂指上。咒之则有光明。如镜照人。断人吉凶。蓍草。出文王墓。百茎一丛。上有青云覆盖。下有灵龟伏气。长大截取以筮。断人休咎。杨枝。即樟柳神。附人耳边。报人祸福者是。钵盂。即今照水碗是。以水注盂。用以刀咒搅之令定。以断人是非故。髑髅。取新尸首咒之自灵。能说人祸福故。而作卜筮者。此总收上几种而言。不得作盗贼使命者。意谓设遇盗贼掳去。乃至毕命。必不可为彼作使命也。一一不得作者。此句总结。是佛叮咛劝诫之言。谓上诸邪事业。俱非佛子所为。故一一不得作。若故作者。犯轻垢罪。经中音乐博筮之具。多同此方。故引释之(上文波罗塞戏弹棋二解。疑书刻之讹耶。恐波罗塞戏。即妆奁戏弹棋。即象棋是也)。
版权所有:地藏经读诵网